-
中国海岸盐场为啥不“申遗”?
目前国外已有盐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海岸线上有着众多历史悠久的盐场,却都徘徊在世界遗产的大门之外,甚至还没有一个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盐是我国……
-
海带 平价质朴的海味
得益于海带养殖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海带产量现居世界首位。如今海带是我们餐桌上最常见的海产品之一,但在上世纪30年代,它却是个稀罕物,曾是辽东人果腹的食物。本文作者为您……
-
一方海岸,一方人家 中国海岸带上的特色传统民居
海岸带位于海陆交界处,具有特殊的地貌特征及气候特点。从第一批先民在海岸带上定居开始,人们靠海住海,因地制宜地设计并建造出了形形色色的民居。从这些民居中,你能看到建……
-
南北紫菜 岂止于“鲜”?
人们爱吃紫菜,因为它的鲜美,却鲜有人能把紫菜的名字叫准,比如坛紫菜和条斑紫菜。两种紫菜在沿海的淤泥质滩涂上相对位置一南一北,撑起庞大的紫菜产业。紫菜是一种低成本、……
-
一湾看近海 基于30年观测的 胶州湾“健康评估报告” 意味着什么?
浒苔绿潮、赤潮、水母暴发……近些年来,在胶州湾及其附近海域,一个又一个的海洋生态问题接踵而至。胶州湾的现状可以说是我国东部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的缩影。借助近30年收集……
-
-
讨海的智慧 海岸带渔具
渔具是人与海的关系纽带,靠海吃海的人们,从未停止过发明创造。沙滩上采集贝类、礁石间凿取牡蛎、浅海里布网捕鱼……都需要有相应的渔具。这些小巧而又灵活的海岸带渔具,从……
-
低调花蛤 关于“鲜”的 国民记忆
在众多海鲜贝类中,花蛤的身份并不高贵,却是国人心中对“鲜味”最深刻的记忆。为什么花蛤是国民最爱的平价贝类?为什么黄渤海近岸会成为全国产量最高的花蛤养殖区?为什么北……
-
中国正在兴起的运动:冲浪
在国外的冲浪纪录片中,经常可以看到冲浪者在海面上“乘风破浪”的炫酷画面。虽然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却鲜见冲浪者的身影。然而近几年,这项在国内颇为冷门的海上运动,开始……
-
泥沙之下、礁岩之间 人们熟悉又陌生的潮间带底栖生物
提起海岸带的生物,每年迁徙季挤满沿海潮间带的候鸟占尽了风头,实际上它们的主要食物——各类不起眼的底栖生物才是支撑起潮间带这一生态系统的基石。对普通人来说,底栖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