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卫黄土 重建黄土高原的生态
从仰韶文化算起,黄土高原滋养华夏民族七千年。近代随着人口增多,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面临着空前的压力。保卫黄土,保卫华夏民族的发祥地,让人们继续在这里生息繁衍,成……
出自:2017年第10期
-
黄土高原盐湖 孕育中华文明的天然养分
黄土高原之所以对中华早期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因为有一样独特的物产:当地盐湖出产的池盐,而盐的重要性和垄断性甚至是粮食所无法比拟的。中国著名的两大池盐产地都在黄土……
-
长白山山珍 大山最美味的馈赠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山珍”可以说是顶尖食材的代名词了。不同时期的山珍有不同的含义,在今天,山珍多指山中可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源。长白山地域辽阔、气候复杂,广袤的森林……
-
吉林“黄金玉米带”:是荣耀的王冠,还是沉重的翅膀?
北纬45度附近区域是玉米的最佳生长区,并在全世界范围形成了乌克兰、美国、中国吉林“三大黄金玉米带”。“黄金玉米带”让吉林变成了中国产粮大省,并深刻影响了这里的作物种……
-
北纬40与45度之间:拉林河流出了中国最好吃的稻米
在很多人印象里,东北水稻似乎是当代才引进种植的。其实,早在唐渤海国时期,这里就已经盛产著名的贡米——卢城之稻。今天的农业专家将东北平原的北纬40到45度线的黑土地,视……
-
洮南:这里的辣椒牵动着韩国人的味蕾
生长在吉林西部大地上的人们并不嗜辣,但这里却藏着一个重要的辣椒生产地和集散地:洮南。韩国从中国进口的辣椒中,大多都来自于这里。洮儿河右岸的这片黑土地何以成为辣椒种……
-
梅河口松子:小铁锤敲出世界级的大产业
美食家蔡澜曾经写过一份“死前必吃”清单,在这份清单里他列举了各种食材最顶尖的品类。当谈到果实和果仁,他首推则是果仁里的贵族:松子。按照蔡澜对松子的描述,本文作者杨……
-
借一斑,窥全豹,东北亚大循环中的吉林新“三宝”
就这样,最不显山露水的吉林省,在参与东北亚经济大循环中,形成了自己的新“三宝”——辣椒、松子、明太鱼。吉林省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深深嵌入了世界经济“拼图”里。
出自:2017年第03期
-
把贝母当药吃是焚琴煮鹤 它们的花惊艳众生
大家对“贝母”这个词并不陌生,可很少有人见过它们被炮制成药材之前的真实样貌。在西方园艺界,各种贝母被视为重要的观赏花卉,娇美的容颜令人赞叹;我国境内原生的贝母接近……
-
北菜南运 兰州高原夏菜下南国
每年5月—10月,当高温笼罩着杭州、上海、广州等城市时,甘肃兰州的高原夏菜源源不断地运向南方市场,给暑热的南方带去黄土高原蔬菜的清香。从种植到贩运,每棵蔬菜背后都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