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红星闪耀“香巴拉”

    甘孜州乡城县素有“康巴江南”之称。雪山脚下,那些由高原水系冲积成的河谷地带,凭借着充沛的日照和降雨,孕育出青稞、虫草、雪莲、松茸……193……

  • 苏式船点 文雅并从容着

    点心不只是用来吃的,苏式船点,作为苏式生活的浓缩,既可食、可观,亦可游。

  • 天下同姓是一家

    人们口中常说的“天下某姓是一家”,其实并非以血缘为基础,只是一种人际关系上的“求同”。

  • 真假“牧野之战”

    小说里的武王伐纣,是仙凡斗法几十回合的攻坚战。历史上的武王伐纣,却是里应外合速战速决的突击战。就连战争的性质,都不是故事里讲的“以下篡……

  • 植物纹样 | 花叶“变形记”

    或绘或织、或雕或凿,定格于绽放瞬间的植物纹样,尽管无法言语,后世却能从它们身上,洞见一个时代的审美及其背后国民精神的巨变。

  • 书架 | 文人的家当

    书多常觉家小。即使读过的旧书无需再读,也不舍得轻易丢弃。怎奈都市寸土寸金,能够拥有一排摆得满满当当的书架,就成了当下不少爱书之人的终极……

  • 全城出动吃“三黄”

    吃素、观荷、乘风凉,这是老苏州过小暑的讲究。年轻人则热衷食“三黄”之味,尤其是黄鳝,据说全城一天就能吃掉20余吨。“三黄”魅力何在?

  • 春分 | 明前螺,赛过鹅

    一个吃螺蛳的高手,是无需借助任何工具的。单凭唇齿一吸,仲春时节最撩人的鲜味,便尽入其口。那是来自江河水泽的慷慨馈赠。

  • 从诡谲到敦厚

    物质产品能够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从诡谲可怖,到端庄敦厚,商周礼器纹样风格的形成和突变,照应着两千年前那个伟大时代的社会风貌和国民……

  • 张作霖的金融保卫战

    张作霖曾经说:“我没有别的能耐,但替国家守护这点土地,还敢自信。”从1916年到1926年,金融危机三次席卷东北,只上过三个月私塾的他,在应对一系……

推荐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