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斗拱:太行深处的唐风宋韵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07期 作者: 韩宗佳 

标签: 怀柔区   寺庙   古楼   古迹探秘   文化遗产   

沿着古老的太行古道和漳河两岸深入,雄奇俊美的太行山深处,灿若群星地分布着唐宋时代的千年木构建筑。历史似乎并没有为这里带来多大变化,相反,它们有着迥异于后世建筑的舒朗、自信、雍容、优雅,并因此成为崇尚简约美的现代人重拾传统的坐标。走进晋东南,就是走向历史深处,去探访《营造法式》时代中国人的审美和意趣。
中原大地在历经千年的朝代更替之后,已经很难寻觅到唐代的木构建筑。太行水乡深处的天台庵,是中国仅存的四座唐代建筑之一。人们往往对这座晚唐乡村建筑在配置和装饰上进行解读,却忽略了它的构造与气质,这正是唐宋以来建筑精神面貌变迁的结果。

如鸟斯革,如斯飞

八百年前的北宋末期,出现了一本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营造法式》。书中明细了建筑行业分工、提高了规模化水平,系统性地总结了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经验。其中,一个名为“斗拱”的建筑结构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功能上,而且还体现在整体的审美上。

斗拱,按照字面意思的拆解是“斗”和“拱”,虽是不同的建筑构件,但却一起组成了中国古建筑最富特征的部分。它们下接柱身,上承屋檐,以其独特的杠杆结构支持着中国古建特有的大屋顶形态——将屋檐平缓深远地往外延展,形成“如鸟斯革,如(huī)斯飞”的美感——看这些华美的屋檐,多像鸟儿展翅欲飞啊!

责任编辑 / 范亚昆  图片编辑 / 汤剑华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