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色彩六问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2年第12期 作者: 杨思 

标签: 有问有答   

如今巴黎时装发布会,似乎已成为全球的穿衣指南。其每一季的流行色趋势,都让人趋之若鹜。在这种世界共享的流行文化背后,是否掩藏着文化趋同的危机?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时,就会发现更多令人费解的现象——尽管我们有着5000年的传统色彩文化,但却似乎说不出今人的色彩偏好;如果我们把中国人对色彩的认同归结于红色,你又会意识到它并不是大多数人在日常用色时的第一选择。这些错综复杂的色彩现状到底说明了什么?中国人的色彩文化是否遭遇危机?为此,《中华遗产》与中国4位资深色彩专家展开了一场由色彩开启但最终指向中国人文化灵魂的问答。

一问:没有色彩观也是色彩观?

中华遗产:当下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五色斑斓,毫无疑问,人们对颜色的选择也更加趋于个性化。在色彩选择更加多元,审美活动更为个体化的今天,中国人还有共同的色彩偏好吗?

宋建明:首先,“中国人”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因为它涉及近十四亿的人口,我们究竟指的是谁?从地域上看,南方和北方,内陆和沿海,城市和乡村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经济发达地区就有素净典雅的偏好趋势,欠发达地区则有倾向于浓艳热闹的趋势。此外,色彩喜好还因具体族群、阶层、职业、个人的阅历、所受教育、艺术修养等要素而异。颜色的品相、色彩艳度高低、彩色度多寡等,还取决于色彩依附的载体,比如人们在选择服装和家具时,就会分别有不同的色彩偏好。所以,我认为虽然今天的中国人对红色等特殊颜色还是有群体性的偏好,但“差异性”应该是更加凸显的。

责任编辑 / 杨思  图片编辑 / 徐健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