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 | 方寸之内有花样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9年第05期 作者: 刘菲 

标签: 文化遗产   文化符号   历史拾遗   风云人物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在商标的方寸之地绽放出了独特的火花:中国传统的纹样图案,西方的工业标志,中英文字体,开风气的绘画……多种元素交融成了别具特色的民国商标。
随商业而兴
随着欧美资本的涌入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商标、月份牌等反映商业活动的事物迅速流行开来。图为民国时期的一张月份牌——配有月历节气的商品宣传画,是传统年画在新时代发展出来的新形式。月份牌上,清晰可见商标、广告、包装等商业元素。供图/TPG

中国现存最早的商标,来自遥远的北宋——济南一家专造功夫细针的“刘家针铺”所使用的“白兔”商标。商标铜版长12.4厘米,宽13.2厘米,近于正方形,由文字和图形两部分组成,上方标明了“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字号,中间是白兔捣药的图案,图案侧面竖刻着文字“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刻有对商品的说明:“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可谓文图并茂。

清末民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本土商标大量涌现。此时,西方企业也开始强势进入中国市场,并不断蚕食、吞并中国民族企业。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以国家立法保护商标的重要性。1923年5月3日,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商标法诞生了,这就是北洋政府公布施行的《商标法》。商标法的诞生,为中国企业认真、精心打扮自己的商品,打开了一扇窗。

责任编辑 / 安洋  图片编辑 / 陈敬哲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