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图书馆 书香自有来处
册府千华 台湾图书馆有书香
古籍善本是中华文明的根脉,却也最容易辗转流散。图为1996年新落成的台湾图书馆建筑,这座新馆中富藏有大量的古籍善本,见证着一段古籍流离道途的艰辛岁月(摄影/IMAGEMORE)。
古籍善本是中华文明的根脉,却也最容易辗转流散。图为1996年新落成的台湾图书馆建筑,这座新馆中富藏有大量的古籍善本,见证着一段古籍流离道途的艰辛岁月(摄影/IMAGEMORE)。
图为台湾图书馆藏清抄彩绘本《推背图》,这一版本精美罕见。
“冒”出来的善本
2009年,台湾嘉义大学的教授汪天成因为备课需要,通过台湾图书馆的古籍影像检索系统,查阅《术语图说》一书。可当他点开相关影像时,发现图例上显示的竟然是“《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九百九十一”。
作为研究中国小说与戏曲的学者,汪天成对“《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九百九十一”再熟悉不过,1920年,在欧洲考察实业的叶恭绰先生,于伦敦古玩肆中意外发现并购回了这卷书,其中有《宦门弟子错立身》《小孙屠》《张协状元》戏文3部,乃是存世最古老的南戏剧本,更是唯一存世的《永乐大典》戏文卷册。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