琮上太阳鸟
图为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吴家场204号墓出土的鸟纹玉琮。良渚玉器上的鸟纹,鸟身往往雕琢为兽面纹眼睛的形式,可见二者具有某种共性。如果说神兽的大眼是“太阳眼”的话,那么鸟纹就代表着“太阳鸟”。图中的鸟纹位于神人兽面纹两侧,鸟首朝外,这是良渚玉器上鸟纹与神人兽面纹搭配的惯式。
玉上良渚“魂”
饮酒不容易
图为浙江余杭吴家埠遗址出土的陶制过滤器。使用时,长颈顶端的滤网,可以滤除较大的杂质,因为容器中央挡板的阻隔,液体中的剩余杂质会进一步在底部沉淀,澄清后的液体则会溢向另一侧。它或许就是当时人滤酒的工具。
良渚陌上稻花香
良渚文化“人以群分”
良渚文化(前3300-前2300年),以杭州余杭良渚遗址群为中心,环太湖流域分布,北依长江,西抵宁镇和钱塘江中游的浙西山地丘陵,向南波及钱塘江以南的浙东沿海地区,直至舟山群岛。迄今为止,考古人员在环太湖流域共发现了600多处良渚文化遗址。图中标记的是重要代表,根据良渚博物院展览内容制作而成。从遗址类型、内涵、规模、出土玉器等级等方面来看,这些聚落可划分成4个层级。从第一层级的良渚古城,到第四层级的庙前、桃园等遗址,居住人群的身份地位逐级下降,说明良渚时期社会分化已达到相当复杂的程度。
良渚之重
汉代《说文解字》将“庶”解释为:“屋下众也”,表示众多。古文字学家于省吾认为,众庶之“庶”的本字写作 ,因与通假,常被混用,之后本字不传,另造“煮”字代替,庶字以火燃石而煮的本义就此消失。
从甲骨文来·食 石煮为庶
看见“王权”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反山王陵内,为王者之墓重披金装。一代良渚王渐渐老去,他将自己的墓地亲手设计在了王城之内,莫角山宫殿西北方的反山,或许因为生命的逝去,恰如日落西山。他们带着对权力的执着,将各种王权的象征也带入了墓中。良渚第一大墓“M12”在反山,这里很可能沉睡着古国极盛时期的“良渚王”,墓中出土了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玉琮王”“玉钺王”。在墓主人腰部的位置,发现了一套“玉瑁”和“玉镦”,图案繁复而华美,这很可能是一支权杖两端的配件,杖身已经无存,但镌刻着良渚神徽的配件,依然闪耀着“王权”的光辉。
供图/方向明 摄影/潘劲草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神人兽面:良渚神
这是考古人员在良渚遗址瑶山10号墓发现的一枚玉牌饰,它的外部轮廓很像一只俯冲的鸟,正面用减地浅浮雕和阴线刻画相结合的手法,雕琢上部神人下部兽面的纹样,背面有四组“牛鼻孔”,似可通过缝缀或穿挂的办法附加在服饰上。这种神人兽面图案在良渚玉器上反复出现,说明良渚社会已经有了统一的信仰。
良渚之重
草裹泥的奥秘
草裹泥,顾名思义为用草茎包裹泥块,是良渚时期的常用建材,常见于良渚水坝的坝芯部分。通过在泥中掺草,土体内部的摩擦力和抗拉强度都得到加强,这对于水坝这样的临水建筑来说大有裨益。上图为老虎岭水坝的剖面,其上有清晰可见的层次分明、结构紧密的橄榄状泥块,即为草裹泥堆筑的痕迹。
水利工程 良渚古国的 加强版“西湖”
“王宫”什么样?
图为想象复原的莫角山宫殿建造场景,良渚王正兴致盎然地指挥督造宫殿大屋。考古发掘显示,其中的大莫角山宫殿区内,拥有大型房屋台基,并有围沟围护,应为“大殿”所在地。宫殿区内发现了超过1米的洞坑,让人看到巨大立柱的影、宏伟宫殿的形。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家在“木骨泥墙”中
良渚文化时期的民居建筑大多为“木骨泥墙”结构。图为根据浙江余杭卞家山遗址出土的陶屋顶模型(摄影/王雎),复原的民居及结构示意图。可见有些建筑的屋顶,会开设通风的气窗。
良渚陌上稻花香
宋代女性所用妆粉,有白、黄、朱、粉等颜色,但大体上仍以白为主。其中以“桂粉”尤负盛名。今人傅粉除以手涂还可以粉扑或化妆海绵沾取,其好处在于更为服帖。但这并非新事物,宋人亦有相似的化妆工具,时人称其为粉扑或香绵。
清新精致北宋妆
其结构如下图,即将石锛捆绑在木柄端部,与木柄垂直。此外,在斫木时,还可以利用“有段石锛”背面的弧度,在木材表面凿出曲面,良渚的独木舟就是这样制成的(摄影/王雎)。
玉冠状器:王是神的扮演者
这是最高等级良渚墓地——反山王陵出土的一件冠状器。冠状器是权贵阶层的男女插戴在头上的象牙梳的梳背。这件器物双面透雕神人兽面像,神人上肢两侧的图案可视作神兽的大眼,也可看成是变体的神鸟纹(见上图)。良渚王把雕刻有神像的玉冠状器、三叉形器、半圆形器等戴在头上,成为神的扮演者。
摄影/荀耀阳
良渚“手办”
图为浙江余杭卞家山遗址出土的各种动物形象,收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有鹰、象、猪、狐狸、蜥蜴。可见,这些动物在当时较为常见。其中猪是良渚人主要的祭祀牺牲与随葬品,但上图中除作为装饰用的鹰首器盖外,我们并不清楚其余泥塑究竟为何而制作。
摄影/王雎
“熏茶叶蛋”的家常
要让芬芳的茶香进入营养丰富的禽蛋中,人们一般都选择用五香茶叶水来煮制茶叶蛋,其实内酥外滑、色香味美的熏蛋更加可口。熏锅中有茶香、米香、柏枝香,蒸架上的可以是禽蛋,也不妨放几块鱼肉、豆干尝尝。
馔里寻茶
良渚文化玉璧上的刻画符号,与大汶口文化陶器中的典型符号非常相似,似乎说明大汶口文化曾对良渚地区进行渗透。这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猜想:良渚文明,是否有可能毁于外来文化的入侵?
千年悬案
玉璜:是龙还是兽
在良渚古城东北约5千米处,有迄今年代最早的最高等级良渚墓地——瑶山遗址。这是瑶山11号墓出土的一件玉璜,有人认为,玉璜正面雕刻的是“背对背”的两个龙纹。也有人将图像解读为神兽——两侧圆孔是眼,中间“十”字形镂空是鼻梁,下方宽“U”形为鼻翼。玉璜通常与圆牌饰组合使用,可能为原始的玉组佩。
龙首纹圆牌饰:兽面纹的另一种表达?
头上有“犄角”(耳朵),眼部两重圈,余杭区瑶山遗址11号墓的这件圆牌饰,边缘部位雕琢了三组几乎相同的图案,这类纹样被称为“龙首纹”。专家根据“犄角”(耳朵)、眼睛等部位的处理方式,认为后来的兽面纹吸收了它的部分内容和形式。
玉上良渚“魂”
“茶烧肉”的零油腻
唐《茶赋》中评价,茶擅“攻肉食之膻腻”,烹制五花肉,最爽口的做法即莫过于“茶烧肉”。将煸炒过的肉块,与浓酽的茉莉花茶同煮,等茶香与肉香完全融合,肉也变成茶色即成。 “茶烧肉”的肉味浓厚,却不让人感到油腻,食之清凉消火。
馔里寻茶
水的考验与福泽
想在湿地泽国建起一座理想城,必须懂得与水周旋,如夹河筑造高墙,在河道旁堆筑高地,从而获得安全的生存空间。不仅如此,良渚人还创造了各种高超的基建技术:图中复原了古城河道的木桩护岸。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良渚文明毁于外来侵略
地图显示了良渚文化和它的“邻居”大汶口文化的主要分布范围。江苏新沂市花厅遗址,位于良渚和大汶口之间,两种文化类型的器物,在这里都有出土,说明两种文化曾发生接触和交流。
千年悬案
“龙井虾仁”的满盘清香
此乃杭州名吃,在名茶“龙井”的烘托下,嫩滑鲜脆的虾仁特别清香。其实,这道美味并非餐厅专属,只需选新鲜的河虾剥虾仁腌制,在炒制时点入沏好的浓茶,利用好龙井碧绿的芽叶,便可收获满盘清香。
馔里寻茶
图为复原的良渚古城遗址内雉山下水乡场景。木屋泥舍,芦苇丛丛。这片水草丰美的湿地,能在一瞬间让来自都市的游人沉醉在最“江南”的自然景致中。谁说江南是蛮荒?
良渚陌上稻花香
反山遗址的地层剖面(摄影/泓伊),显示在良渚文化层之上,直接叠压了汉代文化层,说明良渚文明灭亡后,经过2000余年直到汉代,才有人回到这里生活。
千年悬案
图是良渚瑶山遗址出土玉琮上的兽面。由圆与两个弧边三角形组成的兽眼,与图3崧泽文化陶器上的纹样完全一致,而后者被认为是太阳与光明的象征。
玉上良渚“魂”
“凉拌茶”的原始味道
这本是云南西双版纳基诺族人的一道家常菜,将新采摘的嫩茶用手搓软、搓细,泡山泉,拌大蒜,点辣椒,配酸笋……既能调和茶叶的苦涩味,又展现出茶叶最原始的味道。出了云南,只要能得到嫩茶叶芽的地方,都可以试做,入夏之后品尝,堪称消暑佳品。
馔里寻茶
“万能”石锛
石锛是良渚木作工具中的“多面手”,通过与开口位置不同的木柄组合,它可用于伐木、凿木等操作。上图中的石锛,被安装在木柄端部一侧的卯眼中,刃面与木柄平行,便于砍伐时使用。此外,还有种“有段石锛”,可以用于修平木材表面。
良渚陌上稻花香
良渚的遗产
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涵盖了环太湖流域3.65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而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的良渚遗址,即是良渚文化的核心区。在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里,良渚遗址名列其中。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良渚古城核心区域的基础上,建设总面积9.09平方千米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良渚文化的精彩,尽在其中。
摄影/伍宗保
大洪水的证据
良渚文明有可能毁于大洪水。上图2为良渚古城内钟家港遗址中发现的洪积层(由洪水搬运砂石、淤泥等形成的堆积层,基本上不包含陶片等人造物品),叠压在良渚文化晚期堆积之上,是良渚晚期之后曾发生大洪水的直接证据。
千年悬案
神兽纹样里的猪和太阳元素
图是江苏张家港东山村崧泽文化遗址94号墓出土陶豆上的图像,
玉上良渚“魂”
图描画的则是浙江杭州良渚遗址反山墓地16号墓出土的一件冠状器,上色部分为神兽纹,大眼、阔鼻,趴伏蹲踞状的姿态,与陶豆上猪的形象极为接近。由此推测,神兽纹或许吸收了猪的元素。
玉上良渚“魂”
“奇迹”观象台
在瑶山祭坛平整的顶部,通过挖沟填筑的形式,做出了规则的“回”字形灰土框,与红黄色土壤形成了色彩鲜明的三重土色结构,显得十分奇特。每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特殊的日子,太阳都会在祭坛固定的方位升起和落下,它有着“观象台”的功能,也是良渚先民懂得“观象纪年”的证据。
摄影/潘劲草
图中显示了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区的海岸线和海平面变迁,表明在四五千年前,良渚人的家园离海比今天更近,海平面也曾发生波动,这可能给良渚文明造成灭顶之灾。
千年悬案
图为良渚人用竹筏从四面八方搬运石料、修建城墙的想象复原场景(供图/江苏兆物文化传媒)。显而易见的是,良渚城内外四通八达的水上通道,为良渚人的大型基础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水利工程 良渚古国的 加强版“西湖”
良渚神像的构成要素:神人+神兽=太阳神
玉琮之王
左图为良渚反山王陵的随葬玉琮,出土于墓主——良渚“王”头部左侧下方,整器通高8.9厘米,上端外径17.1-17.6厘米,下端外径16.5-17.5厘米,重约6.5千克,体型硕大,玉质上佳,被誉为良渚“琮王”。
玉上良渚“魂”
水草丰美的福地
上图为良渚时期水乡生活的想象图,在水道两侧,稻田成排,这里生长着良渚先民的主食。而水则是良渚人的命脉,既要利用河流进行农田灌溉、交通运输,其中更孕育着良渚菜单上的主要副食品之一:鱼获。
供图/江苏兆物文化传媒
良渚陌上稻花香
王的奢侈品
漆器从备料到加工,对技艺水平的要求都很高,在新石器时代,它是只有权贵阶层才能享用的奢侈品。右页图及上图分别为浙江杭州良渚反山遗址“良渚王”大墓出土的嵌玉漆杯及复原制品,漆杯横剖面呈椭圆形,表面镶嵌141件浑圆精致的玉嵌片。玉片大小不一,错落有致,搭配黑底红漆,视觉效果惊艳
良渚之重
苍茫天地间
瑶山祭坛裸露出石头护坡,充满质感和力量。这座位于古城城郊的祭坛,还埋葬着王一级的贵族墓葬,属于良渚文化的早期,或许他们就是良渚古城最初的设计者和建设者。祭坛是他们能沟通天地的场所,这里也成为他们死后永恒的居所。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载入史册的奠基石
图中不起眼的石堆,是发现良渚古城墙的重要线索,这些远道采集、精心铺设的城墙奠基石,为同时代城址所仅见。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大潮发威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雄奇壮观的钱塘江大潮,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喜欢冒险的游客,但对于四千多年前的良渚人来说,大潮可能是一个毁灭性的灾难。
供图/视觉中国
千年悬案
“孪生”玉龙?
这两件长相十分相似的玉龙,分别出自辽宁省朝阳市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和浙江省杭州市良渚文化官井头遗址。众所周知,红山玉龙(摄影/动脉影)是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朝阳与杭州相距一千多公里,5000多年前,两件相似的玉龙,说明两地先民在玉文化上已经有了交流互动。图为良渚玉龙
玉上良渚“魂”
方寸之间见真功
与琮、钺、璧这类礼仪用玉不同,良渚的玉串、玉珠、玉镯主要作为象征身份地位的装饰器。换句话说,它们是拥有者“爱美”的一种表现。虽没有特别深刻的内涵,但良渚先民对玉饰的制作显然并未掉以轻心。图中这些玉管,每节长度不过一两厘米,却在方寸间雕琢出非常精细的图案,可见当时制玉技术之高超。
良渚工匠如何制作玉器
至高核心
晨雾化作轻纱,为良渚古城织起一道帐幔。以画面上方的小山丘“雉山”为角,北城墙遗址和东城墙遗址向两侧延伸开来,环抱古城,仿佛仍在默默守护五千年前曾辉煌一时的良渚古国。眼前是莫角山宫殿区所在的高台台顶,站在台地东北角,良渚古国的“江山”尽收眼底,同时还能感受到,脚下人工营建的大型建筑基址的恢宏体量与气度。良渚古城遗址拥有超过百处高台土墩,它们都以宫殿区所在的“王宫高台”为中心,莫角山是古城的至高点,也是古城、古国的心脏。
摄影/朱关城
图为大禹杀防风氏石雕(供图/FOTOE),《国语》等文献中记载的大禹(代表中原部落)杀防风氏(有可能与良渚文化有关)的故事,增加了这种猜想的可能性。
千年悬案
良渚文化玉器数量多、种类杂,形态各异,仅良渚古城内反山墓地发现的玉器就多达五六十种,下方手绘图及实物图仅展示良渚玉器的部分精华。
玉上良渚“魂”
古国的黎明
良渚古国,在地下沉寂4000多年后,经考古学家之手,赫然重现在世人眼前。图为良渚古城遗址内劳作的先民雕塑(摄影/朱关城),上图为象征着良渚先民精神信仰的的标志性符号——神人兽面纹(绘画/方向明)。在熹微的晨光中,良渚先民似乎迎来了重生,正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古老而辉煌的神王之国。
良渚古国
埋藏在地下的疑问
一艘史前独木舟,孤独地“划行”在寂静的土地上,时间仿佛被凝固。四五千年前,这里曾是一个强盛的良渚文明的都城,城内舟船如织,热闹非凡。然而,一场神秘的灾难过后,这个文明在土地下埋藏了4000多年,直到20世纪才被考古学家发现,重见天日。图为良渚古城遗址内的一处独木舟雕塑。
摄影/魏春
千年悬案
军权与神权合一
良渚先民崇玉、用玉。图为良渚文化最高等级墓地反山王陵出土的玉钺。钺是权力的象征,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雕刻有神像的良渚玉钺。它出现在良渚王的大墓中,说明在最高政治层面,军权与神权是合二为一的。
摄影/动脉影
图中,工人正为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调脊”——砌筑屋面脊(供图/视觉中国)。
皇帝家的屋顶也漏雨 讲述人:王敬雅 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
层层垒叠的屋面
给古建屋面做平整和防水处理,专业术语叫“苫背”。从铺设木结构最表层的望板,到砌制瓦面,有七层工序要做。
皇帝家的屋顶也漏雨 讲述人:王敬雅 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
到良渚古城遗址看什么?五千年前的文明栩栩再现
公元前3000年到前2000年之间,中华大地各区域出现了文明的各种因素,而在环太湖流域,良渚文明也如一颗耀眼之星,冉冉升起。在此范围内,良渚文化的遗址点达600余处,而其核心区——“良渚古城遗址”就在今天浙江杭州余杭区北部,一片山环水绕的“迷你盆地”。在总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的面积内,有宫殿、内城、外城,有广大的水利系统,有等级分明的墓葬,还有支撑古国粮食基础的广大“农村”。他们代表着土筑文明、水利文明、稻作文明,共同构成了“良渚古国”文明社会的庞大系统。我们择取其中最具看点的一些重要遗址,作为这个神王之国的文明范本。
良渚纹还是良渚“文”?
湖底的良渚古村
上图为阳澄湖今景(供图/视觉中国),考古研究表明,一些良渚文化遗址,至今还淹没在太湖及其附近的阳澄湖、淀山湖、太史淀、滆湖的湖底,苏州独墅湖的湖水抽干后,还曾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良渚古村。这显示出太湖地区自古洪水频发,地貌多变,而对于良渚古国来说,洪水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千年悬案
上图为浙江余杭卞家山遗址出土的一个木制种形器物,疑为陀螺(摄影/王雎)。或许在五千年前,就响起良渚孩童抽陀螺的欢笑声。
良渚陌上稻花香
图是2016年沈阳故宫对古建瓦顶进行修缮的场景,黄色琉璃瓦下的泥背清晰可见。
皇帝家的屋顶也漏雨 讲述人:王敬雅 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
图为苏州澄湖围湖造田过程中发现的良渚文化陶罐,上面的刻画符号,是研究中国文字起源的重要材料。
千年悬案
哪些地方最可能漏雨?
紫禁城虽贵为“皇家工程”,但依然会遭遇屋顶漏雨甚至屡修屡漏的尴尬,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大屋顶建筑的先天设计缺陷。以雍正帝出生的永和宫为例,图中标注的位置,皆有可能存在漏雨的隐患,当然,这并非永和宫一宫的问题。
供图/赵广超
皇帝家的屋顶也漏雨 讲述人:王敬雅 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
上图节选自18世纪一本介绍中国建筑的法国画谱,清楚地呈现了屋面上的望板、苫背时做的灰背以及最后铺设的瓦面(供图/法国国家图书馆)。
皇帝家的屋顶也漏雨 讲述人:王敬雅 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
请你破译:良渚古“文”
上图为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中的一部分,虽然还未完全破译,但其构成与现在的汉字结构非常相像。其中的第二排符号,与甲骨文的数字一、二、三、四、五、七、八放在一起比较,也是出奇地相似。
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与一般的史前刻画符号相比,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在良渚文化的器物上发现了多个符号的排列组合,而不只是单个符号孤立存在。显然,这不是简简单单的装饰,而是表达了某种信息,有可能已经达到了组词、成句的文字发展阶段。右页图为浙江余杭南湖遗址采集的夹砂黑皮陶罐(摄影/泓伊),下图为该陶罐上刻画符号的位置关系。
古文字学家李学勤先生,曾将公布的符号辨识为8个字,并释读为“朱石,网虎石封”。
“朱”,可能是族名或人名,意为红色的旗子;“”意为行、往;“石”是一个地名;“封”意为境地。连起来就是:朱去往石地,在石的境地内用网捕捉老虎。
良渚纹还是良渚“文”?
良渚时期的田园风光
2009年,考古学家在杭州市余杭区茅山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出了一片完整的良渚文化时期稻田和聚落等遗迹。本图1、下图分别为茅山遗迹平面图和场景复原图,一派良渚时期的田园生活景观,赫然展示在世人面前,和今天的许多农村地区非常相似。从密集的河道和水渠可知,水利系统对良渚文化发达的稻作农业至关重要。
水利工程 良渚古国的 加强版“西湖”
江余杭葡萄畈遗址出土良渚文化时期宽把杯
摄影/王雎
良渚纹还是良渚“文”?
达雅克人头上的羽毛装饰和盾牌上圆目獠牙的兽面形象,不禁使人联想起良渚玉器上常见的神人兽面纹样(绘画/方向明)……
千年悬案
看图解字:字、画同源
对万物的描画,是文字的起源方式之一,称为图画文字。象形文字,便是从图画文字演变而来。古埃及、苏美尔、古印度等古文明的文字起源,都有象形色彩。本页图列举了一些似字似画的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你从这些符号里看到了什么?
良渚纹还是良渚“文”?
图为良渚水坝立体模型(摄影/王雎),展示了水坝对其下农田的灌溉功能。这种在山谷修建水库、在山下开发农田的模式,在今天的浙江地区还很常见。
水利工程 良渚古国的 加强版“西湖”
上图为秋坞水库,正前方远处的一段坝,即为秋坞水坝,下图为水坝近景。秋坞水坝全长100米,其东侧35米已遭破坏,被改建为现代的水泥坝。一古一今两段水坝,修建时间相隔5000余年,如今并肩而立,共同发挥蓄水功能,殊为奇观。现代人在这里修建新坝,反映出了良渚时期水利工程选址的科学性。不过,这座水泥工程的使用寿命,大概很难望古坝之项背。
水利工程 良渚古国的 加强版“西湖”
良渚先民到哪里去了?
良渚文明消亡后,良渚人的去向成了一个千古之谜。在今天的中国乃至东南亚的广大地区,偶尔可以看到一些带有良渚风格的文化符号,如图和下图为生活在印尼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和他们的盾牌(供图/TPG),
千年悬案
鞋带的“花式系法”
良渚人的木屐结构简易,便于制作。木屐以木板为底,在鞋底上镂孔并穿系麻绳,起到固定双脚的作用(摄影/王雎)。如示意图所示,通过改变麻绳的系法,木屐还可以“变身”,实现不同的穿法。
良渚陌上稻花香
参照苗族女子梳头方式,在发辫处掺入假发,以草绳扎成一束,以便盘发
清新精致北宋妆
图为钟家港作坊1区的复原图,再现的是人们为搭建房屋,正如火如荼地处理木材的场景。
良渚陌上稻花香
究竟住了多少人?
一处史前聚落的人口,往往显示出它的文明程度与实力。那么良渚古城这座曾经空前繁荣的“大国都”,曾经住了多少人呢?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王宁远研究员,曾按照计算聚落人均占地面积的方式,对古城及周边的居民进行估算。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古城高大宽阔的城墙上与塘山水坝,也发现了良渚先民居住的证据,同样在计算之列。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隐身”的水坝
本图和下图,分别为自南向北和自北向南航拍的石坞水坝景观。游览石坞水库,若不经指点,没有人会发现这里有一段建于史前的水坝,因为石坞水坝已经与周围的山体融合在一起,和普通的山岗没什么区别。也只有从高空俯视,看到它平直的外形,才显出一些人工建筑的样子。大概,这就是良渚水利系统在世人的眼皮子底下“隐身”了4000多年,直到上个世纪才被考古学家发现的原因。
水利工程 良渚古国的 加强版“西湖”
本图和下图为良渚博物院征集的黑陶带流宽把杯与浙江余杭葡萄畈遗址出土的袋足鬶(guī,摄影/王雎),这些同样是良渚文化的酒水器。
良渚陌上稻花香
图老虎岭遗址坝体剖面图和老虎岭水坝今貌(下图)。曾经浩荡的水库,如今早已干涸,只剩下坚实的坝体,历经5000年风雨傲立至今。良渚人用土堆筑的水坝,为何如此坚固?从老虎岭水坝的剖面图,可以看出其堆筑的过程与工艺:1、在地面上铺筑淤泥混杂草裹淤泥做基础;2、堆筑一层青粉土;3、在水坝的迎水面堆筑草裹黄土的斜坡,内部间杂使用黄色散土,斜坡上覆盖褐黄散土作为护坡;4、顶部覆盖一层褐色土。这样的结构设计,提高了水坝的强度,应当是良渚人在长期的摸索和积累中得来的。
水利工程 良渚古国的 加强版“西湖”
莫角山宫殿区工程结构分层
这幅工程结构拆解图,展示了莫角山宫殿区复杂的建筑设计与技术。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良渚水利系统工程解读
11条水坝可分为4组,各司其职,构成了高、低坝系统,共3个水库。
秋坞—石坞—蜜蜂弄坝群
秋坞水坝长约100米,其北侧现为秋坞水库。石坞水坝长约96米,其北侧现为石坞水库。蜜蜂弄水坝原长95米,北部被现代修建的公路破坏。据推测,这三条水坝并非各自蓄水,而是在秋坞水坝东侧的山谷原也建有水坝,这一组水坝共同拦截山口,形成一个大的水库,其库容约为550万立方米。
狮子山—鲤鱼山—官山—梧桐弄坝群
四段水坝,长度为35—360米不等,将原本孤立的一系列小山连接起来,从而与西侧、北侧的自然山体合围成一个巨大的水库。如果按照坝高10米计算,这个水库的水面面积达9.39平方千米,库容约4486万立方米(西湖的三倍多)。梧桐弄水坝比其他三座水坝相对较低,其下游有河道迹象,说明梧桐弄水坝可能兼具泄洪功能。
塘山坝群
塘山长堤北依大遮山,呈东西走向,全长约5千米。从图中可见,塘山长堤当中有一部分为南北双层坝体结构,南坝和北坝间距约20—30米,形成一条水渠的结构。双层坝体的东西两端,各有一条南北向的高垄,与南坝、北坝共同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储水区。塘山坝群不仅能阻挡大遮山南坡的山洪,而且能将山上的流水收集起来,注入西侧的水库。
岗公岭—老虎岭—周家畈坝群
三段水坝,长50—200米不等。这一组水坝,通过拦截山口形成水库,推测其库容可达1130万立方米。
参考资料
刘建国、王辉:《空间分析技术支持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研究》
水利工程 良渚古国的 加强版“西湖”
若梳成年妇女最常见的头顶团髻,一般左右横插一长钗,贯穿发髻中部或者偏底部,钗首和钗脚各露出一截在两侧,并且如长簪一样,多半两头或钗首向下弯曲。在北宋后期,用一支长钗固髻,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清新精致北宋妆
他们继承了良渚玉文明的因子
水路是古代先民交流和传播文化的重要通道。良渚文明的因子,借由琮、璧等玉器,上溯下行,向周边扩散。但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接力和传承,仅仅是良渚玉文明因子在扩散中的物质表征,而良渚玉文明的精髓——反映拥有者的身份等级地位、体现原始宗教信仰,却并未被他者承袭。简单地说,就是“取其形,而忘其意”。
玉上良渚“魂”
这件青铜大立人像,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器物坑,由人像和像座两部分组成,人像高180厘米,通高260厘米,是同一时期世界上最大的青铜人物雕像。其整体形象庄重威严,似乎正在进行某种宗教礼仪活动。人像脑后的两个小洞,大概是盘发的发笄痕迹。供图/FOTOE
微历史·格物 发型的秘密
图为良渚古城剖面图(局部),从中可以看出古城有多处人工堆筑黄土的高地,而莫角山宫殿区高高在上,彰显了等级的差别。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水产的诱惑
图为浙江余杭钟家港遗址出土的骨鱼钩,模仿鱼、龟的玉器与形似虾的刻画图案。这暗示了这些水生物在当时具有的重要地位。
良渚陌上稻花香
世界早期水坝一览
约旦贾夫盆地水坝 距今约9500年
2005年,在约旦贾夫盆地的河谷发现了一处高数十厘米、长约百余米的石砌挡水坝,距今约9500年。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水坝。在约旦东北部贾瓦城址的外围,也发现了距今约5200年的水坝和水渠系统,估计蓄水量可达到2.8—5.2万立方米。如此古老的水利工程,显然与西亚地区干燥的气候条件有关。
良渚水利系统 距今约5000年
位于良渚古城外围的水利系统,虽然不是世界最早,却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坝建筑,蓄水量总共达到6000多万立方米。这一地区气候湿润多雨,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反映了良渚人对水患的抗争,以及湿地稻作农业和旱地麦作农业不同的治水策略。
埃及异教徒坝 距今约4700年
位于开罗东南约30千米的杰赖维干河上,作用是将冬季的山洪拦蓄成一座水库。坝长113米,高14米,蓄水量50万立方米,体量与良渚水利系统中的岗公岭水坝相当。与良渚水坝的土方建筑不同,埃及异教徒水坝采用了石灰岩块、卵石等石材。
水利工程 良渚古国的 加强版“西湖”
观察壁画,后区头发并非紧贴头皮包裹,其长度约至与下巴平齐
清新精致北宋妆
大蛤蜊打哈欠
蜃怪出身的另一种说法是海中巨蛤,这种大蛤蜊吐气呼出“蜃景”,即为海市蜃楼。左图根据清代聂璜的《海错图谱》中蜃的图像而绘:一只巨蛤吐出的气盘旋上升,蜃气中是清晰的楼台殿阁。蜃还是一种真假掺半的庞大灵物,“蜃”字本意即为蛤,在东汉《说文解字》中又说“雉入海,化为蜃”,鸟雀入海变蛤蜊,这种奇特的“化生论”,也无形中为这种贝类生物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绘画/彭斯
微历史·怪谈 海市蜃楼
在地图中可见良渚古城的优越地理位置,它处于一片C形盆地北部,被天目山余脉卫护,东苕溪带来了水运便利,是一处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这座古城建城时,显然对地理位置经过了精心的勘察。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阵容庞大的食器
良渚文化的陶器种类繁多,其类别已经非常完善,大体分为炊器、食器、盛器与水器四类。其中鼎是良渚文化时期最常用的炊器。图为一种特殊的陶质隔档鼎,与只能炖煮的普通陶鼎不同,这种鼎的内部可以放置竹箅(bì)。使用时,在箅子下注水,箅子上放置稻米,与现在的“蒸”十分相似。它的出现,使良渚人吃上了热腾腾的“大米饭”。下面良渚陶器组合的复原场景,为我们再现了良渚人“厨房”与“宴饮”中的器具。
良渚陌上稻花香
将前区额发理顺后弯折为弧形,本次分为五片操作,完成后即“云尖巧额”的额发形式
清新精致北宋妆
身份高低?看玉器
良渚古城王和王室成员墓地出土的成组玉礼器,是衡量良渚社会等级的一把标尺。墓主人随葬玉器的种类和多寡,可标识拥有者的身份、等级和地位。从随葬琮、钺的王墓,到空空如也的平民墓,财富的差异,等级的悬殊,一望即知。
玉上良渚“魂”
蜃是龙形龙种?
在古人的想象中,蜃怪擅于制造大型幻景,吞云吐雾间,便可以在空中高筑亭台楼阁,也即“蜃楼”,至于蜃长什么样,自古说法不一。下图可见明刊本《三才图会》中的蜃,模样很像蛟龙,头上长有分叉的角,身披鳞甲,背生长鬃,双尾高耸。把蜃幻想成龙形,或许因为传说中的龙能行云布雨,所以“呵气成楼”也顺理成章。按照古代志怪笔记的记载,“蜃龙”从腰往后的鳞片都是向前逆生的,这一想象可能是为了显露其桀骜的本性。
微历史·怪谈 海市蜃楼
山川形势俱合宜
俯瞰良渚古城这幅复原图可见,方正高大的中央宫殿区令人瞩目,方中带圆的古城城墙围护严密,城墙对角处,借用两座山丘——凤山、雉山作为天然角楼。城中水道设计密布而不杂乱,经由8座水门与外城水网连通,带来便利快捷的交通。这一划时代的城市规划,令人惊叹。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织布机的最初模样
图为反山遗址大墓中出土的织机部件复原图。在织布时,织机用腰带固定在纺织者的腰部, 纺织者双脚蹬在经轴上,将经纱拉直。因此,这种原始的织机被称为“腰机”。
良渚陌上稻花香
身份不高,用哪些玉?
图为良渚古城外郭文家山墓地随葬品最丰富的1号墓出土的石钺,以及璧、镯、管、冠状器、成组锥形器等玉器,其中没有发现象征墓主人权力与地位的玉钺和玉琮,玉质检测结果显示,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带黄褐斑的玉器,均为蛇纹石质,表明这片墓地的主人级别并不太高。
玉上良渚“魂”
纺纱伴侣
若想得到用以蔽体的衣料,首先要经过纺与织两道工序。织布需先以左图中这类纺专纺线。使用时将纤维系在专杆上的钩子上,令纺轮悬空,再搓动专杆,利用纺轮旋转时产生的惯性,迅速地捻出均匀的纱线。捻好后的纱线右图所示,缠绕于专杆上。
良渚陌上稻花香
在陶器上表达信仰
良渚文化的陶器,主要有黑陶和红陶两种。图为良渚遗址群南缘卞家山遗址出土的一件黑陶,表面光亮的皮层,系经过打磨渗浆或刷浆的处理,器身上刻画有精细的鸟纹。这类带细刻纹的陶器,主要出现在良渚文化晚期古城周边及贵族墓葬中,内容或与良渚先民的宗教信仰有关。
良渚之重
这凝固时光的雕塑,重现了满载而归的良渚先民,穿过城门走入城中的生活日常。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是上海地区良渚文化晚期重要的政治中心。图为该遗址内吴家场良渚文化墓地出土的象牙权杖,代表着墓主人的权力与地位。它长近1米,主体部分呈片状,表面雕琢了10组神人兽面像,权杖下端以榫状结构插入雕琢有神兽和神鸟纹的镦部。象牙权杖的出现,表明良渚文化存在除玉器之外的重要礼器系统。
良渚之重
北宋时期,虽整体妆容已趋淡雅,但胭脂的使用风格仍承袭唐五代遗风,傅妆粉后,于两颊处大面积涂抹胭脂。唇妆也依旧较为浓重。颜色有绛红、檀红、朱红、猩红等。
胭脂
胭脂当然依旧受到喜爱,虽然不及盛唐红妆之浓烈,但还是妇女妆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北宋词人笔下,常用酒红、霞光、芙蓉、荷花形容之,如晏几道写的“娇面胜芙蓉,脸边天与红”,晏殊的“晚来妆面胜荷花”“酒红初上脸边霞”。
点唇:唇妆以娇小为美,北宋中后期有一种仅画下唇妆,比如北宋仁宗后、英宗后画像,以及北宋后期河南登封宋墓里的女性,均仅涂饰下唇。甚至仅在下唇点唇珠,看北宋真宗后的肖像,便是在下唇中央以深红色点一唇珠,北宋张先的词《师师令》,对此还有具体描写:“唇一点,小于珠子。”时常见诸笔端的“樱唇”,应当指的就是这类唇妆。 摄影:吴西羽
梳妆:迦陵千叶
模特:七七
服装:春谷山房
首饰:万宝德
清新精致北宋妆
众“智”成城
挥汗如雨的劳作,繁忙有序的人流,如金字塔般矗立的人造工程,这幅画描绘了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营建莫角山宫殿的壮观景象。如此规模宏大的土木工程,不仅需要举国而动的人力和物力,更需要高超的建造智慧。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农耕“神器”
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智慧的良渚先民改良、发明了各种生产工具。石镰能一并收割秸秆与稻穗,上面的复原图描绘的即良渚人以石镰割水稻的方式。有趣的是,良渚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左手镰”,难道良渚人大多惯用左手?还是出于尚左的习俗?我们不得而知。下图中左侧三角形的石犁与木犁架组合使用,石犁用木楔固定在犁架底部。耕作时,插入地表的犁面能连续不断地破土,加快了开垦的速度。
良渚陌上稻花香
玉琮:良渚先民的原始宇宙观模型
在良渚文化初始,玉琮的基本形制就被人为地、精心设计并确立好了。玉琮复杂的平面和立面,是良渚先民对宇宙空间的构想,是宇宙观的微缩模型。
二绳四维
先秦两汉时期的宇宙模式是“盖天说”,天穹作覆碗状,大地以四条直线——二绳四维构成的方位坐标向四面八方延伸(李零:《中国方术考》)
轴心
旋转的轴心是当时人对宇宙空间的构想,琮可以分为以旋转的中轴为核心的上界、下界和中界
上界
璧形上射面,与下界的璧形下射面对应。良渚琮均刻意遵循上大下小的造型原则,上界的面积大于下界
射孔
贯穿上下射面,不仅是虚和实的通道,更是旋转的中轴
中界
琮以四面直槽四折角的二方连续图像布列,产生动态的旋转效果
神鸟
折角神像图案两侧的神鸟,既是神的辅佐,也是神所处空间的反映
玉上良渚“魂”
最美的史前遗址
良渚先民修建的水库,会是什么样子?上图为良渚水利系统中的石坞遗址,山光水色、陌上花开,令人陶醉。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条水坝自建成以来,已经延用了5000余年,至今还在发挥蓄水功能。如此完整、优美的史前遗址,在世界上也不多见,站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良渚文明穿越时光的力量。
水利工程 良渚古国的 加强版“西湖”
宋以后,眉妆总体上由从前的大胆奔放,变得细长秀美。多以石黛(即石墨)画眉,今人所用铅笔,其笔芯的主要成分即为石墨。
画眉
宋代文献中留下的眉形名目不少,如远山眉、柳叶眉,有一位善于画眉的名妓莹姐,甚至比照十眉图故事,创造了“百眉图”,但从各种留下的绘画中看,整体上宋代流行的眉形以修长、细弯为主,与唐五代各种夸张的阔眉大异其趣。
清新精致北宋妆
三个绘本
1.原藏于日本藤井友邻馆,近年购回中国的《蒙古山水地图》
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彩绘本《甘肃镇战守图略》所附的《西域土地人物图》
3.意大利地理学会藏《甘肃全镇图册》中的《西域诸国图》
两个刻本
1.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马理主编的《陕西通志》中的《西域土地人物图》
2.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成书的《陕西四镇图说》中的《西域图略》
西域土地人物图 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式写真
史前水城
良渚文明的兴盛,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图为良渚古城一带的复原鸟瞰图,城内外水网密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水城”。在城西的山脚下,有一片开阔的水域,细细看来,竟是由一系列人工修建的水坝与自然山体合围而成,工程之宏伟不亚于良渚古城。显然,良渚人非常善于治水、用水。
供图/江苏兆物文化传媒
水利工程 良渚古国的 加强版“西湖”
异域殊俗与汉人移民
《西域土地人物图》与《蒙古山水地图》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前者多了大量人物风俗的描绘。比如在上图中,能够看到缠头的回回、辇帐中接受跪拜的贵族,方形、椭圆形等形态各异的城镇,等等,展现了以穆斯林为主的西域族群格局。
西域土地人物图 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式写真
图可以看到城墙为了减少城河的侵蚀,并抵御雨季洪水的浸泡,使用了分层筑造的方法。先铺垫青胶泥,再铺设垫石,并使用山上的纯净黏土堆筑墙体等(供图/江苏兆物文化传媒)。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不过,丝路上也不乏“汉元素”,比如一些以中文命名的城镇,如沙家城等,图中的“天方”,是对伊斯兰教发源地麦加的中文称呼。上图中则有两个“俱汉儿人”的城市,提示这里乃西迁汉人后代的聚居区,展现出丝路上东西方的双向交流和互动。
西域土地人物图 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式写真
穿耳带环之风本是胡人之俗,隋唐时汉族妇女多不戴耳环。随着宋辽金时期各族交流接触的频繁化,耳饰在汉族地区得以传播,成为宋代妇女首饰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耳饰的数量、种类也大大增加。大致可以分为耳环、耳坠和排环几种。耳环的主体部分多为弯钩、弯月状,连带细弯的环脚,便近似S型。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还提及“珠翠排环”这一称呼,当指垂挂成排珠坠的耳环。图为浙江萧山黄家河出土金耳环
清新精致北宋妆
折股钗多为基本的固髻功能,是最基本的款式,长度也很长,多在十几甚至超过二十余厘米,可以贯穿全髻,作为日常功能性插戴。除了素面外,也可在钗首部分錾刻、钑(sà)打出纹样。或是“缠丝”,即密集缠绕的弦纹;或是“钑花”“竹节”,做出相对精细的图案来。图为浙江余姚史嵩之夫妇墓出土金缠丝钗局部
清新精致北宋妆
长脚圆头簪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宋式新簪式,簪首为一个带插孔的錾花圆球,簪身为一根细圆形的长杆,通长至少十五六厘米,甚至可达30厘米以上,细长的簪脚能贯穿团冠前后,探出的簪首圆球既有装饰功能,又防止簪子滑落。在北宋墓葬壁画和传世绘画中,举凡戴冠的女性,几乎都可以看到冠前中央露出的一截带圆头的簪首,冠后往往还露出簪脚,整体呈首尾下垂的半弧状。也可单插在头顶团髻中,如河南登封唐庄北宋墓所描绘的女性形象。图为江苏常州
北环工地出土圆头簪
清新精致北宋妆
图为从城墙伸向水道的河埠(供图/江苏兆物文化传媒)。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水乡生活
江南地区河湖众多,五千年前的水网更为密布,良渚文化的繁盛与水域的滋养息息相关。良渚人的聚落往往临河而建。图为今人想象中的良渚水乡生活场景,人们撑着木筏在青山绿水中缓缓前行,俨然一片鱼米之乡的诗意景象。
供图/江苏兆物文化传媒
良渚陌上稻花香
三叉形器:把神像戴在头上
这是在良渚瑶山遗址7号墓墓主人头部发现的一件三叉形器,应属冠帽上的饰物。中叉的孔上下贯通,出土时上方有一件长玉管,推测使用时玉管和三叉形器是贯穿在一起的。器上有神人纹样,被一分为二装饰于左右两叉的上部,神兽则居于正中,这是神人兽面纹的一种变体。
玉上良渚“魂”
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土门社区卫生站东侧,当地俗称“老官山”,2012年7月,考古人员在成都地铁三号线施工时,发现了4座汉代墓葬。图为其中的2号墓,整个椁室顶板上盖有一层棕垫,再用竹木编织包裹棺椁。这种特殊的葬俗,在我国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发现。
老官山汉墓 地铁线下的西汉奇迹
苏州澄湖采集
良渚文化时期陶罐
图片来源:《良渚文化刻画符号》
良渚纹还是良渚“文”?
图为汇观山祭坛的祭祀场面想象复原图(供图/江苏兆物文化传媒)。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老官山2号墓是竖穴土坑木椁墓,造墓时要先挖一竖穴土圹,在土圹内建造木椁,木椁内髹红、黑漆,再放置木棺。椁室底部被分隔出4个底箱,内中按类别放有180余件随葬品。
老官山汉墓 地铁线下的西汉奇迹
复原的是古城水门的使用场景(供图/江苏兆物文化传媒)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本图是底箱内随葬的竹笥(竹制盛器)和蜀锦提花机模型(下图),后者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老官山汉墓 地铁线下的西汉奇迹
图为2号墓出土的彩绘织工俑,该俑旁边放有织机,左胸前的漆字可能是人名。
老官山汉墓 地铁线下的西汉奇迹
此外,3号墓还出土了一件人体经穴漆俑,应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完整的古代经穴人体医学模型。
老官山汉墓 地铁线下的西汉奇迹
老官山汉墓3号墓中有两具木棺,随葬各类器物160余件,竹简950支左右。这些简牍包括五部医书以及一本治疗马病的兽医书,除一部《五色脉脏论》(简称)之外,都没有书名。其中一部医书(约57支简)记载了名医“扁鹊”的医论,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
老官山汉墓 地铁线下的西汉奇迹
崇高之地
在古城的中心位置,有一片面积达30万平米的黄土高台,台上又筑台基,厚达十几米,巍峨的良渚宫殿就矗立在这些高台上。莫角山宫殿区工程的土方量达228万立方米,接近古埃及胡夫金字塔的石方量,其宏大的规模可见一斑,可想而知是“人海战术”完成的奇迹。营造这样的“王宫”,凸显出“良渚王”核心、崇高的地位。图为莫角山宫殿区的想象复原图。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虚实结合的丝路建筑
《西域土地人物图》中的建筑表现形式,虚实结合。比如图中的明朝嘉峪关,描绘为中国经典的关楼样式,与现实情况相距不远。
西域土地人物图 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式写真
而本图中的望日楼和下图中的马儿黑纳,这两个中亚建筑,却被画成中式。望日楼是帖木儿帝国撒马儿罕城东北郊的兀鲁伯天文台,据文献记载,乃是一座三层圆形建筑物,是当时伊斯兰地区最好的天文台之一,与图中的汉式建筑完全不同。
西域土地人物图 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式写真
额发形式
在北宋后期的写实壁画或塑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种形态的额发,甚至同一场景内的女性,也各自有不同梳法。这些宋墓壁画与塑像所塑造的妇人形象,大多将额发盘成若干圆弧的朵云状,数量形态大小不一。还描绘出尖额、平额、多弧额等几种额发。图为河南登封黑山沟 北宋李守贵墓壁画
清新精致北宋妆
舟筏之利
图为良渚古城南城墙底的垫石,考古学家根据石料的岩性和产地,将其划分出了小的区块。由此推测,这些石料是分批从不同的产地运到这里,而当时的运输方式,只能是水运。
水利工程 良渚古国的 加强版“西湖”
良渚大木匠
营建莫角山宫殿,不仅耗费大量黄土,还使用了大量木材。良渚匠人除了用木造屋,连台基底部也铺垫了纵横交错的方木,用来加强土台的整体与平衡,防止不均衡沉降。上图为复原“良渚木匠”用石斧截断大木的场景。
摄影/朱关城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土筑文明
良渚古城的南城墙人影婆娑,为古老的遗址带来新的人气。以城墙、高台为代表的大型“黄土建筑”,工程的土方量惊人,显示出良渚宏大的城建规模,万人建设也要数十年建成。
摄影/朱关城
良渚古城 五千年前的大国梦
图即为良渚遗址公园中良渚人玩陀螺的娱乐生活场景塑像(摄影/朱关城)。
良渚陌上稻花香
上图代表了三星堆人头像的两类发式:辫发和笄发。摄影/动脉影
湖南省博物馆
担任本年度国际博物馆日的中国主会场,联动22家博物馆,举办“根·魂——中华文明物语”展,通过甄选的30件/套国宝级文物,勾勒出一条别具一格的中华文明轨迹。上图即为嘉宾观众参观展览的场景。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