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
解毒野菜 守正持节


文章出自:博物 2014年第02期 作者: 王辰 

标签: 草木庄园   

萹蓄(读音为“扁序”),又名扁竹草、竹叶草,一年生草本,产于我国南北各地,生于路旁、草丛、河畔湿地。萹蓄常匍匐生长,叶片长圆形似竹叶,茎有节,小花簇生于叶腋,花5瓣,白色或带红绿色。萹蓄开花时,可作为辅助蜜源植物,嫩茎叶可作野菜食用,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杀虫之效。

郦道元辩“绿竹”

淇水之畔到底有没有竹子?在编写《水经注》时,北魏学者郦道元为这个问题所深深困惑。前人的著作之中,答案分为鲜明的两派。《诗经·卫风·淇奥》开头一句就言道:“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所谓“淇奥”,是指“淇水”河弯环曲之处,若由字面之意来看,这里的水畔想必应当生长着翠绿色的竹林。然而以辞典《尔雅》为首,诸多学者认为,此“绿竹”并非绿色之竹,而是两种野草:“绿”是王刍,今名荩草;“竹”是萹草,今名萹蓄。但也有人引出汉武帝时的典故出来反驳。相传汉武帝曾砍伐了“淇园”之竹,制作箭矢,可见先秦时,淇水边应当满是竹子才对。

郦道元终于亲自来到了淇水之畔(古之淇水,如今名为淇河,源于山西陵川县),自源头顺流而下,直至古时“淇园”的所在之处(位于今河南淇县)。竹子与树不同,纵然将地上的竹子秆砍伐一空,地下依旧会冒出新笋,久而久之,仍可长为竹林,但郦道元却未能见到竹林的踪迹,反而在水边,看到了成片生长的野草。《水经注》中最终写道:淇水之畔没有竹子,只有古名“绿”和“竹”的野草—荩草和萹蓄。这就是郦道元的实地考察报告。

责任编辑 / 王辰 

版权声明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要评论?请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您也可以快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