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祈望,海晏河清

    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有一件名叫“乾隆霁青金彩海晏河清尊”的瓷器。它敞口,脖颈虽短,肩却丰腴,站立于展厅如贵妇一般,肩颈之间雕贴有一对白色的展……

    作者: 李娜   出自:2014年第02期

  • 古代海外华人的“超国民”待遇

    古代的中国人到了海外境遇怎样,是像近代那样寄人篱下、饱受欺凌,还是真的拥有与“天朝上邦”相称的地位呢?我在元代的《岛夷志略》中看到一些记载,说在真腊等地(今柬埔寨……

    作者: 王跃   出自:2014年第02期

  • 淞沪战场上的遗憾

    “我们是来打日本鬼子的,还怕他的飞机!”这句豪言壮语,是1937年淞沪抗战时,一位广西籍烈士说的。这个例子,出自《八一三淞沪抗战纪略》,作者是第9集团军司令部作战科长史……

    作者: 潘卫东   出自:2014年第01期

  • 《货郎图》里的物品社会

    在南宋,宫廷画家李嵩可能并非一位大画家,但他留下的一组《货郎图》却声名显赫。画中一位装扮滑稽的货郎,扛着堆积如山的各种货物,正向孩童和妇女叫卖。货郎担上的百货精细……

    作者: 黄小峰   出自:2014年第01期

  • 匈奴的生物武器

    公元前117年十月,24岁的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在长安暴毙。关于他的死因,正史语焉不详。然而,史料中隐约闪现的蛛丝马迹,却指向一个可能——匈奴人关于“生物武器”的谋划…………

    作者: 孙危   出自:2014年第01期

  • 他说什么语言?

    面对一个巨大的考古聚落时,通过检测DNA,可以知道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曾经操持着何种语言,会是怎样一种奇妙的感觉?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李辉和他的同事们……

    出自:2014年第01期

  • 无人的淞沪战场

    我们与历史之间,隔着什么?除了不可逾越的时间与空间,各种宏大叙事也在阻碍着亲近的可能。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换种方式,看看历史遗留下的细节。它们或者是保留着民国历史的……

    作者: 邢毅   出自:2014年第01期

  • 姓氏 中国家族的离与合

    中国人的姓氏就像分家族、别血统的一枚标签,时刻与『家』的命运共同进退。从姓氏可见一系列故事:迁移的故事、坚守的故事、改变的故事、延续的故事……在中国,那些保持着『……

    作者: 陈烨   出自:2013年第12期

  • 技艺之外的传承 药香世家

    明末清初的一个医药世家,凭借精妙的『药香』技艺,走进了紫禁城。几百年来,命运起伏多,人事全非,唯有家传药香传承有序。探寻其中缘由,传人李时亮说,『只因传承的不仅是……

    作者: 斯东   出自:2013年第12期

  • 波斯裔世家的中国传奇 赛典赤家族

    一个古波斯地区的家族,一位尊贵的穆罕默德后裔,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并在此开枝散叶,发展成中国最昌大的回回世家。他的后代遍布全中国,尤以云南最为繁盛。令人惊奇的是,他……

    作者: 肖育文  马笛   出自: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