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扬州制造 当金银成为商品

    扬州,中晚唐时期全国最大的金银集散地。在那里,黄金与白银,完成了从原材料到商品的蜕变。

    作者: 刘啸虎   出自:2023年第02期

  • 捶揲:金银工艺之基

    唐代金银器品种丰富,造型、纹样雍容多变,让人看不完、读不尽,但又带着一以贯之的性格。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技术,成就了这种不凡?

    作者: 橡木苔   出自:2023年第02期

  • 唐代金银器 从胡风拂面到大唐芳华

    胡瓶、带把杯、多曲长杯、高足杯……唐代金银器中的“胡”风,浓郁而热烈。当异域风情的餐饮具,碰上了开放、自信又大胆革新的唐人,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作者: 陆正懿   出自:2023年第02期

  • 波斯来客 谁给中国送来金苹果?

    1400年前,来自伊朗的波斯金银器,轻松虏获了中国皇室贵族的芳心。这些中亚出产的珍宝,往往同时集合了罗马、印度的工艺特点。一件金器,闪耀着大半个文明世界的光辉。

    作者: 江湛   出自:2023年第02期

  • 草原金器 绿野“金”踪

    众多金银器,出现在甘肃天水马家塬战国墓地,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色泽中,呈现出一条自西亚、中亚草原而来的传播脉络。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竟是制作金器的能手。

    作者: 徐成   出自:2023年第02期

  • 古滇国金器 与国运共沉浮

    神秘消失又悄然现身的古滇王国、熠熠生辉又迷雾重重的黄金文物,牵动着两千多年前一个西南夷部族的兴衰国运。灿灿金器是它的荣耀,更是它的骄傲。

    作者: 舒燏   出自:2023年第02期

  • 汉代金银器 汉代金银器

    汉代金银产地与战国时期相比,仅略有扩大;但是汉代金银器无论是品种、工艺还是数量上,都远超先秦。封禅修仙的追求、“由金而仙”的思想,促成了汉代金银器的爆发。

    作者: 唐时星光   出自:2023年第02期

  • 古蜀金器 神权文明的象征

    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金器以品类奇异、精湛绝伦著称于世,金杖、金面具、太阳神鸟金箔前无古人。金器在商朝只是青铜器的配角,在古蜀却是权力的象征。是什么让古蜀先民崇拜……

    作者: 秋兰菁   出自:2023年第02期

  • 金装银饰 美色与财富的装饰史

    论悠久,中国金银器不及西亚。论绵长,则世界金银器史首推中国。颈间耳畔的装点,八珍玉食的盛器,消灾除罪的吉物,攀权附贵的筹码……人们被它的色泽所吸引,为它的神通所痴……

    出自:2023年第02期

  • 商鞅方升 见证统一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青铜量器“商鞅方升”,是秦统一度量衡的历史见证。

    作者: 张琰敏   出自:2023年第02期

  • 23
  • 24
  • 25
  • 26
  • 27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