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传统手工纸有哪些类型?

    手工纸采用人工打浆,因此纸浆中的纤维保存完好。用不同植物原料抄造而成的手工纸,成色、性能各具特色。在桌案上抚开一张手工纸,就像展开了一片森林、草地。透过阳光,纸上……

    出自:2018年第07期

  • 东巴纸的天书奇谭

    东巴纸算得上纸界里的贵族,它的昂贵不仅因为稀有,也因为它的尊崇。由它造就的东巴经,是书,是画,更是史。

    作者: 雷虎   出自:2018年第07期

  • 中国手工造纸技术的海外之路

    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人已经用上了麻纸。三百年后,由东汉蔡伦创立的捣浆造纸法,大大降低了造纸成本,并由此开启了中国造纸术的海内外传播旅程。这场以西安……

    出自:2018年第07期

  • 宣纸的“十项全能”

    世人常赞誉宣纸“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纸寿千年、墨韵万变、不腐不蛀……”它果真如此神奇吗?

    作者: 易晓辉   出自:2018年第07期

  • 宣纸:“偷”不走的秘密

    泾县之外,无宣纸。“独此一家”的秘密,究竟何在?

    作者: 黄飞松   出自:2018年第07期

  • 专家访谈 “无纸化时代”下的中国手工造纸

    当纸张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手工造纸将何去何从?我们采访了两位专家,请他们分别讲述关于中国手工纸的境遇与未来。

    出自:2018年第07期

  • 中国哪里还造手工纸?

    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手工纸研究所所长汤书昆估计,现存手工纸生产作坊及工厂当在2800-2900家左右,品种应在6000种以上。

    出自:2018年第07期

  • 外丹 仙药还是毒药?

    若想成仙,请服仙丹。无数神仙崇拜者们都相信,只要学会炼制丹药,并坚持服用,就可以飞升成仙,获得永生。这神秘的丹药究竟有什么来头?服丹究竟是长生不老的捷径还是变相自……

    作者: 冬雪冬   出自:2018年第04期

  • 仙人 为何总有一把剑在手?

    仙的法器千奇百怪,而最有仙气的仙器,莫过于一口斩妖除魔、变化无穷的『大宝剑』。

    作者: 一勾   出自:2018年第04期

  • 辟谷≠饥饿疗法

    饿肚子就能治病,或称之为“饥饿疗法”,直到今天还运用在烧食、急性肠胃炎等疾病的治疗中。有人也许会联想到道教的修行法——辟谷,但二者却有本质的区别。饥饿疗法是为了治……

    作者: 喻翔   出自:2018年第04期

  • 21
  • 22
  • 23
  • 24
  • 25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