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剔红 明清官作漆器的典范

    红彤彤的浮雕漆器,颜色鲜艳、体型完美、漆质牢固,宛若初生。若问起年龄,几乎都在五百岁以上。

    作者: 褚宜   出自:2023年第03期

  • 玉器 皇帝的权力与审美

    用玉之权曾被皇室垄断,只有天子最敬重的臣子,才能被授予这项殊荣。当玉终于走向民间,皇帝又希望天下人跟从于他对玉的审美标准。高贵,是玉永恒的烙印。

    作者: 李万川   出自:2023年第03期

  • 《甘珠尔》来自乾隆的献礼

    这或许是世上最为耀眼的经书,诞生于如日中天的大清帝国,用数万颗宝石作为装饰。有资格享用它的,也只有王朝最尊贵的那对母子。

    作者: 赵扬   出自:2023年第03期

  •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文化工程的“顶流”

    台北故宫典藏善本古籍,大多承继清宫,代表着宫廷藏书的天花板。一套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是清帝乾隆的宏编巨制,也是大清“文治”的一束强光。

    作者: 贾欣   出自:2023年第03期

  • 图书档案 稽古右文,功在千秋

    图书与档案,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数量最多的类型。它们构成了文化的象征,历史的见证。

    作者: 白马   出自:2023年第03期

  • 清代御瓷 短长肥瘦各有态

    这里收藏的清代官窑瓷器,以康雍乾三朝作品最为精美。器型、纹样、工艺无不映射出帝王的好尚,彰显着盛世之下官窑卓越的承造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 项坤鹏   出自:2023年第03期

  • 永乐甜白 低调奢华的权力之美

    甜白釉瓷器,永乐大帝的真爱。其低调内敛的表象下,透着权力的极致奢华。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网罗着“永乐甜白”精华中的精华。

    作者: 吴风   出自:2023年第03期

  • 综述 收藏在“台北故宫”的中国

    一批漂流在外的皇室宝藏、国之奇珍,落脚宝岛台湾,凝结成引人瞩目的文物殿堂——台北故宫博物院。69.8万件华夏瑰宝,不仅是耀眼的藏品,更是中华文明代代相承的昭示。

    作者: 石钊钊   出自:2023年第03期

  • 意故宫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一座冠以“故宫”之名的博物馆熠熠生辉。它传承着民国时期自紫禁城迁来的60万件文物。它与北京故宫同根同源,又互相补充,共同构筑起清宫旧藏的基本面貌,记……

    出自:2023年第03期

  • 极致手艺 盛世花丝

    它是“金”与“火”的对话,是极致精密与法无定式的统一,是中国传统金银工艺中的顶端绝活。

    作者: 骆文   出自:2023年第02期

  • 6
  • 7
  • 8
  • 9
  • 10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