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级渔场 起于微末

    对于海洋表面上演的“微剧目”,我们人类不仅仅是观众。在21世纪的今天,海洋是我们最后的狩猎场,渔民源源不断地为全社会带回食物。据统计,当今人类所需蛋白质的1/4直接来自……

    作者: 何全  任辉   出自:2018年第08期

  • 海面盛宴 一起来吃浮游生物

    看似清透的海水,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就会看到里面栖身的各种微型浮游生物。正是它们,直接或间接养活了海洋里的各种动物:小到磷虾、沙丁鱼,大到鲨鱼、金枪鱼和须鲸……海……

    作者: 任辉   出自:2018年第08期

  • 浮游生物 大洋中的“微主流”

    我是一条3米长的翻车鱼,每天都在广阔的大洋里悠闲漫游,时而浮在海面上沐浴阳光,时而潜入漆黑冰冷的深海。今天《博物》要讲我成长的故事,不过主角并不是我,而是这些年一……

    作者: 丫乚   出自:2018年第08期

  • 海面下的繁星 夜探浮游动物

    讲海洋生命的时候,总离不开几样标准元素:缤纷热闹的珊瑚礁、密密麻麻的大鱼群、千奇百怪的深海生物,以及拉风的狂鲨巨鲸……当然,还有已经做成一盘盘菜的各种海鲜。

    作者: 张帆   出自:2018年第08期

  • 鳄鱼头骨 大嘴吃八方

    下海游泳怕鲨鱼,而去热带河湖沼泽探险,最让人害怕的就是鳄鱼了。多年来,鳄类一直扮演着淡水伏击者的角色,从它们的头骨上,处处能看到对这种捕食方式的适应。

    作者: 卢路  何全   出自:2018年第07期

  • 指猴 并不孤单的“小恶魔”

    明明属于灵长类家族,长得却一点不像猴子;明明是“特有+濒危”的国宝级物种,却屡次登上“最丑动物排行榜”,还被当地人民看成恶魔化身……它就是马达加斯加的指猴。

    作者: 刘赫洋  刘逸夫   出自:2018年第07期

  • 黑水鸡“坐月子”

    2017年春夏之交,天赐良机,我能有将近一个月时间与一个黑水鸡家庭近距离接触,对这种貌似熟识、实则陌生的“大俗鸟”,又增进了不少了解。

    作者: praying   出自:2018年第07期

  • 不爱旅行的老爷蛙

    宠物市场常见的老爷树蛙,是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绿雨滨蛙。它3年左右才能长到成体,大概有成年人手掌那么大。成年蛙头部周围有很多肥大的皮褶,看起来就像在憨笑的老人,这就……

    出自:2018年第06期

  • 解密辽西这里的恐龙为啥特别?—专访古生物学家徐星

    辽西地区发现的这些“最早”化石,有一部分确实意味着,这里有可能是某些古生物类群的起源地。但在古生物学上,不能轻易断定谁就是“最早”,现阶段已知的“最早”将来也可能……

    作者: 董子凡   出自:2018年第06期

  • 辽西群英谱

    恐龙等古生物成为文化明星,至少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相比那些大名鼎鼎的老牌恐龙,辽西地区出土的古生物属于“后起之秀”,大多只是“90后”“00后”、甚至“10后”!迅速蹿……

    作者: 江泓   出自: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