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出食物链,小虫克蝙蝠 蝙蝠寄生蝇新种发现始末
蝙蝠本是捕虫高手,但自然就是如此奇妙,有些虫子偏能“反杀”,常年赖在蝙蝠身上,把蝙蝠血液当美餐。本文作者是一位昆虫学者,几年来一直在研究国内的蝙蝠寄生蝇,这些不起……
-
戈壁大漠探恐龙 20世纪20年代“中亚考察团”
今年三四月份,从蒙古戈壁刮来的一轮轮沙尘暴,让大半个中国“集体吃土”。而在100年前,一支为寻找人类起源地而组建的考察队,正是在这片大漠的沙尘之下,意外发现了许多大名……
-
青头潜鸭 绝处逢生的“愣头青”
我国分布的野鸭多达44种,除了最常见的绿头鸭、最好认的鸳鸯,其他成员平时大多很低调。不过近年来,有两种野鸭时常上新闻:一个是《博物》2021年6月号介绍过的中华秋沙鸭,一……
-
-
-
-
海底留痕 海洋动物行迹化石
海洋动物的行迹化石,与陆地上留下的脚印很不同,可以分为停歇迹、居住迹、觅食迹、牧食迹、爬行迹、逃逸迹等。沧海桑田后,这些亿万年前的“蛛丝马迹”现身于世,我们可以从……
-
用“红宝石”对焦,真的“螨”准
3月的海南,已是旱季尾声,到处都还很干,虫不多。我只好在大白天打开强光手电,寻找叶片背面的小家伙。这里说的小家伙,可都是毫米级的昆虫——普通1∶1的微距镜头已经不能满……
-
鲨齿龙类 白垩纪的陆上“鲨皇”
在吸引眼球的大型肉食恐龙中,除了“末代君主”霸王龙,大部分最为强悍的种类,都出自同一个家族——鲨齿龙类。在这个兴盛于早白垩世的家族中,体长超过10米、体重堪比非洲象……
-
毫末舞微虫,山溪寄浮生 发现多个拟网蚊新物种
本文主角“拟网蚊”,是一类“朝生暮死”、毫不起眼的蚊类小虫。作者是一名从事水生昆虫研究的研究生,无意间发现它们的存在,探究之下,两三年内命名了5个新物种。貌似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