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煲一锅萝卜老鸭汤,北京人吃一只处暑百合鸭……民间俗语有“处暑送鸭,无病各家”之说。这夏秋之交的节气,究竟和那鸭子之间,有着怎样的微妙感应?
作者: 暖暖 出自:2018年第01期
秋膘不是你想贴,想贴就能贴。
作者: 杨睿 出自:2018年第01期
什么是大暑的正确打开方式?
作者: 喻翔 出自:2018年第01期
吃素、观荷、乘风凉,这是老苏州过小暑的讲究。年轻人则热衷食“三黄”之味,尤其是黄鳝,据说全城一天就能吃掉20余吨。“三黄”魅力何在?
作者: 赵恺 出自:2018年第01期
不吃一碗凉面,就相当于没过这个夏天。
作者: 刘菲 出自:2018年第01期
芒种时节,梅子黄熟,岂能错过?生食过酸也不能阻挡人们对它的口腹之欲,总有办法能叫你好好吃梅。
作者: 彭霖倩 出自:2018年第01期
以“苦”为名、以“苦”出名的植物到底有多少?在夏初这场 “苦菜秀”中,它们逐一登场亮相,秀出各自精彩。
作者: 瑜韵 出自:2018年第01期
跋涉千山万水、穿越丝绸之路而来的豌豆,和米饭完美结合,成为了中国人开启夏季的最佳美食。
作者: 慕乔 出自:2018年第01期
谷雨到来,意味着夏之将近,此刻,还有什么比一筐刚择好的野菜,更能挑动人的味蕾?尽情享受这暮春最后的滋味吧。
作者: 马红丽 出自:2018年第01期
这一味充满乡土气息的煮鸡蛋,却是很多人口中神奇的“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