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青蒿 最草根的食疗

    屠呦呦创制的青蒿素,以其速效和无毒,曾被世卫组织称作“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为中医赢得了世界性的荣誉。实际上,中国人大约从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食用蒿类植物……

    作者: 喻翔   出自:2017年第01期

  • 寻找食物的旅程

    吃什么?是人类最古老的问题。从果腹充饥到追求进补,古人的食物榜单不停刷新——接受奇葩之食,欢迎黑暗料理,既好味又好色……然而,历史却告诉我们,种种养生食材的诞生,……

    作者: 韩韬   出自:2017年第01期

  • 您想过百而不衰吗?

    作者: 黄秀芳   出自:2017年第01期

  • 饮食非常道 专辑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逐步认识了食物,更认识了自己。知其人,解其味,从而以食养生、以食疗病。天然之物与自然之人,达到了最佳的结合,正是“天人合一”……

    作者: 黄秀芳   出自:2017年第01期

  • 囍字纹:最真实喜乐的人生

    大红双喜是中国人最喜闻乐见的纹样之一,充满了吉庆、乐观的正能量。那么,喜字如何成为了一种纹样,双喜字又是怎样产生的?

    作者: 高云儿   出自:2016年第12期

  • 卍字纹:“国际语言”的中国化

    从埃及、巴比伦,到印度、美洲,卍字纹如同一种国际语言,横跨东西方,以相似的面貌接连出现。在中国,它的寓意几经更迭,其中既有外来文化的影响,也有本土因素的作用。

    作者: 柳馥  柳叶氘   出自:2016年第12期

  • 五毒纹:以毒攻毒的法宝

    如果一个人把各种坏事都做尽,往往会被形容为“五毒俱全”。然而,明清时期却有一种叫“五毒纹”的吉祥纹饰,通常以蝎子、蟾蜍、壁虎、蜈蚣、蛇的组合形式出现,这“吉祥”从……

    作者: 柳馥   出自:2016年第12期

  • 去火 人云亦云的尴尬

    食疗有误区,养生也容易触雷,去火不成会旺火,这是辩证而食的道理。上火究竟是什么?该吃什么好?古人达人,中医西医各有所见。

    作者: 韩一飞   出自:2017年第01期

  • 博古纹:器中器

    青铜古器物从纹样的载体,转而变为纹样的一种,即所谓之“博古纹”,其中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作者: 贻芥   出自:2016年第12期

  • 喜相逢纹:哲学与爱情的心灵之约

    如果说有一种图案,既蕴含着东方的哲思,又寄托着最纯净真挚的感情,那非“喜相逢纹”莫属。有时是两只相偕而舞的飞蝶,有时是两尾相戏的游鱼。它们在负阴抱阳间求得团圆,在……

    作者: 马赛屏   出自:2016年第12期

  • 204
  • 205
  • 206
  • 207
  • 208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