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雀之殇

    麻雀是极为寻常的鸟儿,但是在1955年冬天,惊扰了一位大人物,于是被载入史册,大书一笔。这位大人物就是毛泽东。

    作者: 熊卫民  岳飏   出自:2012年第10期

  • 高小龙:故纸暖人心 名人与收藏

    高小龙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接触民国书报刊时的震撼,那种震撼就像埋在他心里一颗必然开花的种子。于是,收藏它们,成为他日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使他成为一个准专业级的……

    作者: 邱栋洁   出自:2012年第10期

  • 粉碎麦克马洪的阴谋 《西姆拉草约》

    1914年,英国背着中国政府,炮制了一条中印边界线——麦克马洪线,非法将西藏东南部约9万平方公里的一块中国土地“划”给了英属印度,即今天的阿鲁纳恰尔。这条所谓的“边界线……

    作者: 何益辉   出自:2012年第10期

  • 一场“死案”的较量 二十一条

    此话绝非空穴来风。此时,日本对中国采取了“广撒网”的策略:贷款给岑春煊一百万元;又贷款给孙中山,支持上海和山东中华革命军起义反袁;还派驻上海武官青木中将以及在越南……

    作者: 苏全有   出自:2012年第10期

  • 李鸿章叩问列国 合纵连横

    李鸿章的德国之行,受到的接待规格是五个国家中最高的。从他进入德国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比俄国更为隆重的礼遇,俨然国家元首:他下榻的是德皇威廉二世曾住过的凯撒宫,德方……

    出自:2012年第10期

  • 为了黑土地上的龙旗 《马关条约》

    李鸿章的官轿,一直由日方警察稀松地看护着,一路上总有目光怪异的日本百姓夹道围观。忽然,人群中像箭一样冲出一个人,对着轿子开枪。幸好刺客枪法不佳,子弹从李的左脸下颚……

    作者: 陈乐   出自:2012年第10期

  • 一段被严重低估的弱国外交 对话马勇

    西方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巨大的产能过剩,因此必须去全世界寻找市场和资源。这时中国被卷进去,很难说是一个坏事。当时中英之间,存在巨大的贸易逆差,中国既不愿打开市场,统……

    作者: 马赛屏   出自:2012年第10期

  • 弱国与他的外交战

    弱国无外交,这几乎是一个定论。可也有人说,弱国才更懂得外交,因为外交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法宝。近代中国打了大大小小无数次外交战。从自以为是,到方寸大乱,再到有礼有……

    出自:2012年第10期

  • 民艺镜头

    手打铜器最酷的地方,是上面永远嵌有一个个重叠的锤印,称为“花印”或“星星”,而它不菲的价格,则来自熟练的手艺,与饱含激情的千锤百炼。传热快,耐用兼保值的铜壶铜皿,……

    出自:2012年第09期

  • 公共建筑,应该是谁的审美?

    最终,尽管大剧院椭圆大巨蛋的造型,大违中国建筑的传统,被戏称为“大笨蛋”;但它体量巨大、威严压迫,却是深受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展现权力的威严。它和历史上的官方建……

    作者: 丘晓江   出自: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