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盘龙城遗址 商王朝的军事据点

    武汉的城市起源,青铜时代的资源战争,控制交通命脉的战略中心与重要枢纽……这些特质均集中在一座古城上——盘龙城遗址。

    作者: 秋兰菁   出自:2022年第11期

  • 石家河文化 史前最后的辉煌

    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是湖北地区最晚的一个新石器文化。湖北天门发掘出了长江中游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群,是四五千年前该地区的最高权力中……

    作者: 如姬   出自:2022年第11期

  • 屈家岭文化 长江中游的“古城圈”

    屈家岭文化,是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一座座古城址,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群雄崛起的新石器时代,其引发的影响,掀起了长江文化的第一次浪潮。

    作者: 于淼   出自:2022年第11期

  • 大溪文化 荆楚之地的史前故邦

    五六千年前,大溪文化在长江中游横空出世。饭稻羹鱼的生活,红衣黑彩的陶器,南土最早的城邦……大溪文化,堪称长江流域史前文化的耀眼明珠。

    作者: 秋兰菁   出自:2022年第11期

  • 楚文化专辑 寻楚

    新石器时代,这里就绽开了文明之花。西周东周,这里兴起了赫赫楚国。扎根荆楚,交融南北;筚路蓝缕,开拓进取;

    出自:2022年第11期

  • 庐 在人境中诗意栖居

    “结庐在人境”“吾庐青霞里”“不羡朝天卧直庐”……庐究竟何德何能,被无数的文人隐士吟诵,视作心灵归宿?

    作者: 吴风   出自:2022年第10期

  • 宅 玲珑合院有乾坤

    “三间两搭厢”的迷你合院住宅,适应高原环境、兼具彝汉基因的“一颗印”……那些看似“小气”而局促的民居,却演绎出了别具一格的“生存智慧”和家族文化。

    作者: 杨安琪   出自:2022年第10期

  • 祭坛:人神之间的桥梁

    一座高出地面仅仅几米的坛,如何撑起古人试图沟通神明的愿望?

    作者: 洛卡奇   出自:2022年第10期

  • 殿与堂 堂堂高显,巅峰营造

    唯其宏大,才最显著。唯其等级,方显庄严。殿与堂,代表建筑群的主体思想,在世俗与信仰中,俱成为“信众”最高的追求。

    作者: 寒鲲   出自:2022年第10期

  • 楼与阁 靠近天空的智慧

    “楼阁”一词,是对我国古代多层高大建筑物的统称,但楼与阁实为两种不同的建筑形式,它们和塔这种同样高大的建筑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作者: 张典   出自:2022年第10期

  • 27
  • 28
  • 29
  • 30
  • 31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