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靠 别样甲胄美戎装

    缤纷的色彩、细腻的纹样、别致的造型,戏台上的将军们,身上总穿着一件特殊“铠甲”——靠。戏台上的铠甲,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在歌舞演绎中,成了美的象征。

    作者: 白马   出自:2022年第04期

  • 制甲材料 更轻、更软、更强

    藤甲不怕火攻?绢帛不只装饰?纸甲强比铁甲?丝棉竟可防弹?甲胄制作,在更轻、更软、更强的路上,走得比你想象的更远。

    作者: 川丹丹   出自:2022年第04期

  • 步人甲 大宋军工厂的荣与伤

    流水线、兵工厂、冷锻技术……这些让人热血沸腾的名词,仿佛只会出现在工业革命后的世界。然而,在一千年前的北宋,宋人已经开办了专业的“军工厂”。

    作者: 川丹丹   出自:2022年第04期

  • 明光甲 光明正义,甲之传奇

    明光甲,史书中的它赫赫有名,文物中却看不到它的片甲真容。然而,它真的来过,带着甲之王者的风范,将威风凛凛的身影,留在了壁画间,留在了造像上。

    作者: 楼学  颜昊   出自:2022年第04期

  • 皮甲 何以风行2000年

    皮革看似不如金属坚固,可皮甲却是“铠甲圈”中的常青款,一甲风行两千年。

    作者: 如姬   出自:2022年第04期

  • 龙形觥上的“扬子鳄”

    觥(gōng)是一种用来盛酒和饮酒的器具,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短暂使用。山西博物院收藏着一件非常独特的龙形觥,为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

    作者: 张琰敏   出自:2022年第04期

  • 《故马公墓志铭》揭开郑和身世之谜

    郑和下西洋名垂青史,但其出身家世如谜一般,直到一通碑刻的发现。

    作者: 川丹丹   出自:2022年第03期

  • 一根犀牛角 观照三千年

    犀牛在中国的灭绝史,几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同步。作为犀牛的标志物,犀角也因为越来越稀有,而被历代的人们赋予新的含义。几千年来,犀牛从一种普通的猎物逐渐变成了怪物,犀……

    作者: 李炎   出自:2022年第03期

  • 古瓷片拼出了陶瓷史

    瓷器残片无法开口说话,却不动声色地向世人展示了昔日官窑的辉煌和御窑厂背后的故事。

    作者: 有泉   出自:2022年第03期

  • 明朝最后的藩王艺术家

    生在末世,眼见祖宗基业如残花凋零。纵然身有万般才情,也只能做个与古琴相伴的避世贤王。可惜,天意往往不遂人愿。

    作者: 李晋平   出自:2022年第03期

  • 27
  • 28
  • 29
  • 30
  • 31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