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安岳石窟 | 『富民』的佛国

    一处面积不到2800平方公里的小县,隐于成渝双城连线的中央,籍籍无名,却容纳了两百多处石窟寺和数十万尊石刻造像,那里是『富民』的佛国,是真正的『中国石刻之乡』。

    出自:2020年第12期

  • 青城山 | 巴蜀真与幻

    从百鬼盘踞,到洞天福地。是道教选择了巴蜀,也是巴蜀成就了道教。

    出自:2020年第12期

  • 明蜀王陵 | 成都版的“明十三陵”

    出自:2020年第12期

  • 蜀刻是如何炼成的?

    出自:2020年第12期

  • 武侯祠 | 追寻丞相的足迹

    三国是一个短促的乱世,但诸葛亮让它熠熠生辉。诸葛亮治理蜀汉十余年,让蜀汉成为乱世中的避风港,也留下了星星点点的痕迹。虽然诸葛亮的肉体生命早已不在,但他的精神生命光……

    出自:2020年第12期

  • 巴蜀汉阙 | 通天之门

    作者: 寒鲲   出自:2020年第12期

  • 汉画像 | 新天府养成记

    秦并巴蜀后,带来了先进的工具与农耕技术,蜀地农业如虎添翼,新的天府之国由是养成。

    作者: 林赶秋   出自:2020年第12期

  • 巴与蜀:『相爱相杀』三千年

    谈蜀,不能不提巴。巴与蜀,地理空 间东西并列,文化气质泾渭分明,却成为拆不开的特定称谓。巴蜀如手足,有情有仇,有分有合,最终汇流一道,成为极富地方色彩的巴蜀文化。……

    出自:2020年第11期

  • 金沙遗址:古蜀文明的变奏与协奏

    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商周时期大型祭祀场所,中国同时期出土金器、玉器最多的遗址,数以吨记的象牙和众多的野猪獠牙、鹿角……继三星堆而起的金沙,奏出了古蜀文明怎样的华美续……

    作者: 阿笛   出自:2020年第11期

  • 解谜三星堆:神王之国由谁建?

    谈起三星堆,永远不乏种种谜团、猜测,甚至臆想。最惊悚的莫过于『外星人』的传言。但回归考古,地下的三星堆,重见天日,方是真容。

    作者: 徐成   出自:2020年第11期

  • 36
  • 37
  • 38
  • 39
  • 40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