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动物世界
  • 化学实验
  • 博物广知
  • 博物新闻眼
  • 博物餐桌
  • 博物高考题
  • 古史传说
  • 地球村公民
  • 天文天象
  • 奇妙博物馆
  • 娱乐底片
  • 建筑文明
  • 文化文明
  • 生活百科
  • 石头记
  • 自然地理
  • 自然探奇
  • 自然摄影
  • 草木庄园
  • 诗词演义
  • 读心术
  • 读编互动
  • 酷玩意儿
  • 博物君的微吐槽

    出自:2017年第03期

  • 博物君的微科普

    出自:2017年第03期

  • 你说我说

    出自:2017年第03期

  • 睁大眼睛犯困,怎么破?

    小蛙身体棕红色,吻部尖瘦,衬托得两个眼睛特别大,最显眼的特征,当然还是它宽大的红色脚蹼——没错,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红蹼树蛙!

    作者: 远阳   出自:2017年第02期

  • 四条腿的“落叶”

    “原来是锯缘闭壳龟!”只见它大小和身形,都与落叶相仿。龟壳的颜色也是枯叶黄为主调,夹杂些斑驳条纹。更妙的是,龟壳的后缘豁豁牙牙有一排大锯齿。它若趴在落叶堆上,很难……

    作者: 晓风   出自:2017年第02期

  • 阳桃 浑身都是小误解和小秘密

    你是不是觉得好像看见了错别字?没错,依照《中国植物志》,这种水果的正确写法就是“阳桃”。那么极其常见的写法“杨桃”算什么呢?

    作者: 郭亦城  王辰   出自:2017年第02期

  • 温度计 这个气温多少“度”?

    “零度,好冷!”“四十度,好热!”我们的身体对温度只有冷热的直观感受,而温度计则会给我们一个准确的数值。温度计这种工具古已有之,然而自从它和数值挂上钩,就引发了关……

    作者: 雷克萨   出自:2017年第02期

  • 爆竹声中的气候密码

    就算有雾霾,也挡不住大家过年放鞭炮的热情!最典型“中国年元素”之一的鞭炮又叫“爆竹”,暗示了它的起源——最初人们烧的是竹子。而一千多年前曾响彻冬夜的爆竹声,又剧透……

    作者: 张彤彤   出自:2017年第02期

  • 茅山与陶弘景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茅山道士”,那不就是港片里捉鬼的角色?不,茅山的道士可不只会驱鬼除邪。在历史上,有一位茅山道士,既是一派宗师,还是医药家、博物学家、文学家、画家,甚至还能当皇帝……

    作者: 杨柳   出自:2017年第02期

  • 玉楼春

    【玉楼春】双调,七言八句,共五十六字。原为唐教坊曲,因五代词人顾夐有“月照玉楼春漏促”之句,得名《玉楼春》。又名《木兰花令》,调近《木兰花》。此词牌多咏春、抒情、……

    作者: 曾笑菲  林语尘   出自:2017年第02期

  • 197
  • 198
  • 199
  • 200
  • 201

博物 V

博学成就梦想 知识改变人生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