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
中华遗产
博物
官网首页
  • 首页
  • 杂志内容
  • 往期回顾
  • 全部
  • 中华遗产卷首语
  • 博物馆记
  • 历史拾遗
  • 发明与技术
  • 古代生活
  • 古迹探秘
  • 声音
  • 文化符号
  • 文化遗产
  • 文物故事
  • 有问有答
  • 民族与宗族
  • 消息
  • 秘档
  • 读史笔记
  • 读画笔记
  • 遗产风景
  • 风云人物
  • 食锦谈
  • 双旗为共和而飘扬

    作者: 冬一   出自:2019年第05期

  • 嘉禾的新生

    作者: 久久   出自:2019年第05期

  • 商标 | 方寸之内有花样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在商标的方寸之地绽放出了独特的火花:中国传统的纹样图案,西方的工业标志,中英文字体,开风气的绘画……多种元素交融成了别具特色的民国商标。

    作者: 刘菲   出自:2019年第05期

  • 戏曲纹饰 | 舞台下的戏韵

    晚清民国是戏曲发展的巅峰时代。戏剧人物、戏曲故事,成了设计师最熟练运用的纹饰。建筑上、衣饰上、器物上,一个个戏曲纹饰,凝固着舞台上的华丽瞬间,也诉说着一个人人爱看……

    作者: 马柏童   出自:2019年第05期

  • 植物纹样 | 花叶“变形记”

    或绘或织、或雕或凿,定格于绽放瞬间的植物纹样,尽管无法言语,后世却能从它们身上,洞见一个时代的审美及其背后国民精神的巨变。

    作者: 赵恺   出自:2019年第05期

  • Art Deco | 风化中国

    民国时期,自西方来的Art Deco艺术风格席卷中国,突出线条,强调形式,以一种与传统中国截然不同的工业化气息,刷新人们的视野。在Art Deco风下,中国有了怎样的变化?

    作者: 李惑   出自:2019年第05期

  • 刘海 | 额前一抹温柔

    未成年男女才能留“刘海”?爱美之心,从来没有界限。晚清民国时,剪短额发的刘海发型,终于突破了年龄和身份,成为时尚的标志。

    作者: 白马   出自:2019年第05期

  • 烫发 | 摩登是“美”还是“罪”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从欧洲吹来了烫发之风,经由上海,又吹遍全中国。烫发女性成为“摩登生活”代言人。然而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却发下一道政令:取缔妇女烫发。时尚会否就此终……

    作者: 陶襄   出自:2019年第05期

  • 剪发 | 一头青丝竞自由

    留长发,还是剪短发,完全是个人的自由,然而这“简单”的自由,在百年前的“五四”时期,却迸发出一场耀眼的“女性身体革命”。由女性呼唤出的“短发时代”,无比艰难地改变……

    作者: 康晶   出自:2019年第05期

  • 立领与废领的角逐

    领子过高有碍身体活动?20世纪20年代的新女性,把领子与女人身体的自主权、健康权联系起来。于是一股“废领”的风潮,在袄裙上乃至后来的旗袍上,演绎出了别样的风姿。

    作者: 吴风  吴风  吴风  吴风  吴风   出自:2019年第05期

  • 71
  • 72
  • 73
  • 74
  • 75

中华遗产 V

叩击历史星空 梳理华夏文明
  • 杂志

    • 中国国家地理

    • 中华遗产

    • 博物

    • 杂志订阅

    • 读者服务站

  • 新媒体

    • 中国国家地理网

    • 中国国家地理官方客户端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广告合作

    • 杂志广告刊例

  • 关于我们

    • 成长记忆

    • 工作机会

    • 联系我们

  • 关于网站

    • 版权声明

    • 隐私条款

    • 帮助中心

    • 意见反馈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2001-2025 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全景国家地理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优秀科普网站 京ICP证090072号 京ICP备10014304号-4 京ICP备10014304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8871 新出网证(京)字 04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