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广西川苔草科植物寻踪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清人袁枚赞美苔藓的诗句,因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而广为人知。植物爱好者吴双却说:苔藓靠孢子繁殖后代,并不开花,在自然界中,其实有一类开……

    作者: 吴双   出自:2021年第06期

  • 似蛛非蛛 蜘蛛的亲戚们

    前面几篇介绍的,都是“真正的”蜘蛛——蛛形纲、蜘蛛目的物种。至于整个蛛形纲,现存成员多达11个目、约12万种,是节肢动物门当中,仅次于昆虫纲的第二大纲。从外表看,蛛形……

    作者: 林业杰   出自:2021年第06期

  • 大眼萌蛛观察指南

    几年前,动画短片《小蜘蛛Lucas》火遍全网。由于主人公实在太可爱,连不少怕蜘蛛的人,也喜欢上了这个大眼萌货。而“Lucas”的现实原型,正是跳蛛本蛛。

    作者: 蝇虎跳   出自:2021年第06期

  • 蜘蛛的身体密码

    蜘蛛体内有多个丝腺,分别提供黏性、韧性等属性各异的蛛丝。同一丝腺出品的蛛丝,也可粗可细,可稀可稠。每种蛛丝都有各自功能。

    作者: 林业杰  张瑜   出自:2021年第06期

  • 总是在线,不一定上网:蜘蛛的线上线下生活

    八条腿、会吐丝结网、抓小虫子吃……我们平时对蜘蛛的这些典型印象,基本还真对。各种蜘蛛都是8只足,都以捕食活物为生,也都会分泌蛛丝。但有一点不准确:并不是所有的蜘蛛……

    作者: 林业杰   出自:2021年第06期

  • 蜘蛛 神奇的“八足小猛兽”

    如果举办一场“你最害怕的动物”投票,蜘蛛的得票数,估计怎么也能排个前三。对于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八足小猛兽”,有人喜欢,有人无视,也有许多人本能地对它们感到恐惧……

    出自:2021年第06期

  • 野鸭妈妈的长征路

    这是两位不走寻常路的绿头鸭妈妈,选择在繁华楼区间的花园水池安家生了娃。我本以为它们此举是看重有人投喂,结果它俩的表现大大刷新了我的认知—竟然拖家带口在车流间穿梭跋……

    出自:2021年第06期

  • 在自博修化石,是什么体验?

    我们在自然博物馆看到的化石,相比它们刚被挖出时的状态,都经过了“深度加工”——这其间的各项工序,称为“化石修复”。对一家综合类自然博物馆来说,这和做标本一样是基本……

    作者: 张雪松   出自:2021年第05期

  • 动物标本师的“六大兼职”

    上篇说到,动物标本分科研用、展示用两类。科研用标本,有时候科学家自己就能做。而展示用标本要求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一般要找标本师的“专业团队”制作。为此我们采访了两……

    作者: 肖方  林峻   出自:2021年第05期

  • 自博的标本,为何这么多?

    看完上一篇,不知你是否留意,那四座自博有多少标本?其实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型的自然博物馆一般都有上千万件馆藏,美国史密森尼自然博物馆甚至有1.2亿件。而在我国科研体制下……

    作者: 董子凡   出自:2021年第05期